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6年第20期
编号:11310608
心理咨询实用技巧(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5日 毕金仪
第1页

    参见附件(937KB,2页)。

     “共情”是指一种能够深入对方的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并与之“感同身受”的能力。共情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广泛为人们倡导的道德准则,也是在职场颇被重视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因为有共情能力。它能带给我们欢乐,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

    在心理咨询中,共情技术的运用最早起源于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的的理论,他认为“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心理咨询中的共情也可以定义为“咨询师从来访者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来访者并促成与来访者一同思考的情感互动能力”。

    由此可见,共情首先应是情感互动的过程,既然是互动,那么体验就是重要前提。作为体验的后果,咨询师的反应不能仅是简单地从个人角度出发进行投射和理解,而是需要与咨客进行角色互换,也就是所说的换位思考。然而由于咨询师的个人经历所限,尤其是与咨客有相同经历时所导致的应激反应,都会使咨询师掺杂过多主观因素而导致理解性错误,严重时还会引起咨询师的移情(将在下期介绍“移情”),这些就背离了共情的“替换”原则。共情的内容除了涉及已经共同体验的部分,还要包括对于相关潜意识内容的思考和领悟。但这些对潜意识的探究很多时候会导致过往被深藏的痛苦再次鲜活地出现,为了避免在咨询环境中让咨客遭受“二次伤害”,必须时刻留意咨客由躯体、言语、表情表达出来的阻抗和情绪变化,及时干预处理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咨客在信任的基础上增进与咨询师之间的情感协调,并产生一系列心理效应。只有当他们感到被理解的时候,才会倾向于更自由、更开放、更坦诚地表达他们内在的想法,去探索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隐秘的情感和体验,才会提升他们面对内在痛苦的勇气和能力。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3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