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6年第21期
编号:11336988
辨气郁脾虚致白细胞减少症治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日 胡淑全
第1页

    参见附件(494KB,2页)。

     614100四川省夹江县计生指导站中医专科病例介绍

    患者,女,47岁。2003年12月初诊。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短气太息,白细胞减少3个月。

    患者3个月前送爱女出国留学,因返程晕车,出现头晕、呕吐,服藿香正气液好转后,即感觉全身乏力,四肢倦怠,渐食欲不振、短气太息,伴头晕,失眠、多梦。血常规检查见:RBC 4.2×1012/L,HGb115g/L,WBC2.8×109/L(正常值3.5~5.0 x109L)、PLTl20×109/L,多次化验白细胞9/L。西医诊断:白细胞减少症。曾服补中益气汤、归脾丸、参芪蜂王浆及西药肌苷、维生素B等,治疗3个月,疗效欠佳。

    诊断 郁证(脾郁)。

    病机 思虑伤脾,气郁脾虚。

    治法 行气解郁,燥湿健脾;辅以怡情开怀。

    方药 逍遥散合越鞠丸去栀子:柴胡、白芍、建曲、川芎、香附各12g,茯苓、苍术,白术各15g,当归、薄荷各10g,甘草6g,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2剂,每日3次口服.并耐心开导患者,省思虑,益精神。以舒情怀。

    服2剂后精神转佳,能思饮食,焦虑太息之症缓解,但睡眠较差,原方加枣仁12g,又服5剂,1周后诸症消除。血常规:WBC3.7×109/L。继以逍遥散加减调理善后。半年后患者欣而告之,多次检查,白细胞均正常。

    学生这种类型的病证临床常见,但从脉症上分析:全身乏力、气短太息——气虚;饮食减少——气血虚。为何服调补气血的归脾、补中无效?令人费解。

    老 师 如果不是所见贴帖处方,我也会按脾虚中气不足论处。该患治疗3个月,病势却无进退,其中定有蹊跷。细问患者,其以前很少晕车,3个月前因送女离别,思念过度,返程时感觉心中郁闷,出现头晕、呕吐,返家后一直担忧女儿安危,终日惶惶。思则伤脾,因思气结,忧思过度,使脾气郁结,运化失常,纳谷不香,百食无味,变生他病。其中太息、脉弦这两个症候不可忽略。太息者,吸引一息为快,谓气郁之渐;脉弦者,郁脉当自弦,谓气郁之急。因思而郁,因郁而结,因结而病,气郁脾虚是本病的关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