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6年第24期
编号:11334459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24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能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大多数病例经适当治疗可以得到恢复,少数迁延不愈达数年之久,是一种威胁小儿健康和生命的多发病。

    诊断[1]

    临床诊断依据①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②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③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多型、多源或并行早搏,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及异常Q波;④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病原学诊断依据 ①确诊指标: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a.分离到病毒;b.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c.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②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由病毒引起。a.自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出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b.病程早期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c.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确诊依据具备临床诊断依据两项,可临床诊断。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①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者,可确诊为VMC;②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者,可临床诊断为VMC;③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④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心肌损害、原发性心肌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