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64884
血管性痴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顾 勤 詹 青
第1页

    参见附件(283KB,2页)。

     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性痴呆(VaD)是指由脑血管因素所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的具有以下至少3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的痴呆综合征。VaD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其预后相对好,治疗途径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预防。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VaD的患病率为1%~8.8%,发病率范围为每年1~3/1000人。如果将合并AD的VaD病例包括在内,则可达14/1000人。亚洲Va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主要与中风发病率高有关。我国尚无全国性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危险因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VaD的发病呈增加趋势。一般认为Va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这多是理论上的推测。常见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心肌梗死、房颤;年老、男性、人种差异也可能成为VaD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比较少。

    VaD的分类

    VaD的特点是起病突然,病情呈阶梯性恶化,早期功能缺陷呈斑片状分布,有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根据Erikinjuntti的描述,可将VaD分为以下临床亚型:①Binswanger病;②腔隙状态;③系统性低灌注;④多发性卒中。但大多数学者将VaD分为以下几种病理类型。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 MID是VaD最主要类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