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8年第13期
编号:11643263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程序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13期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程序

     病情评估

    临床特征 起病急,全脑症状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分 类 ①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急性期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②蛛网膜下腔出血:用力、激动等诱因,发病急骤、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少数可伴有颅神经损害及轻瘫等局灶体征。③脑梗死:多有动脉粥样硬化,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症状可在1~3天内达高峰,可出现头晕、失语、偏瘫,多无明显头痛呕吐。④脑栓塞:起病急骤,在数秒或数分内症状发展到高峰,常伴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可见症状有偏瘫、失语、局灶性痫性发作等脑功能损伤。

    危重症的识别 突然昏迷,不断加深,血压显著升高。呕吐不止,应激性溃疡,鼾声大作,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

    急救处理

    急救程序 见图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有病理性呼吸、严重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有较高误吸危险的昏迷病人,即刻气管插管。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调控血压:脑卒中后高血压,一般不需紧急治疗。 血压过高(200~220/100~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130mmHg)或过低(收缩压SBP<90mmHg)时,可适当选用降压药或升压药,使血压逐渐调控至160/100mmHg左右。降低颅内压: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滴,或呋塞米、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镇痉:卒中后痫性发作,静注地西泮5~10mg,可重复使用。

    注 意 院前应优先处理和转运有症状、体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便在发病后3小时内行溶栓治疗。脑血管意外的病因鉴别往往需要CT确定,院前不宜冒然使用止血药或脑血管扩张药。

    转送注意事项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担架、救护车力求平稳。转送途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气道通畅并吸氧,随时清除呕吐物及吸痰,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迅速送往有CT检查设备的医院。, http://www.100md.com(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