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8年第17期
编号:11667768
高血压与糖尿病相关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人患病时间长、血压控制不良、脂代谢紊乱,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明显,是增加糖尿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本组348例高血压患者,其中82例并发糖尿病者,为观察组,男32例,女50例,年龄38~88岁,平均66.9岁。其中冠心病8例,心肌梗死7例,出血性脑卒中4例,缺血性脑卒中12例,肾病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22例,高脂血症46例,脂肪肝36例,7例同时合并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其余未并发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266例为对照组。

    入选病例全部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观察组中32例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口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45例无典型临床症状。所有病例都经过1次空腹静脉血糖重复试验及糖耐量试验(0GTT)确诊。

    结果

    观察组63例(77%)病史超过5年;67例(82%)长期血压控制不良(BP≥160/100 mm/Hg);56例(68%)肥胖,BMI≥25;53例(65%)为高脂血症。对照组266例患者中,127例(48%)病史超过5年;36例(14%)长期血压控制不良:100例(38%)BMI≥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高脂血症、肥胖、患病史超过5年、血压控制不良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将大幅提高。

    对预后的影响 82例并发糖尿病的患者中,患冠心病15例(18%),高血压心脏病21例(26%),慢性心功能不全22例(27%),肾病12例(15%),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4%),脑卒中16例(20%)。对照组266例患者中,患冠心病32例(12%),高血压心脏病34例(13%),慢性心功能不全27例(10%),肾病13例(5%),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2%),脑卒中26例(10%)。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讨论

    高血压合并肥胖、脂代谢紊乱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病因除有胰岛素功能改变外,更主要表现为周围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Ⅲ。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造成肥胖、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病的基础因素,二者互为因果。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年约有2%会罹患新发糖尿病,而40%~50%的糖尿病者高血压发生率可高达60%。二者共存,使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性大幅上升。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该树立早期系统化综合干预的理念,重视血压控制水平,改善组织重塑,于预血脂代谢紊乱,控制肥胖等危险因子,才能最终达到有效减少糖尿病、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的目的。

    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方便、快捷、连续的特点,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分级系统管理不失为达到综合防治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最佳途径之一。①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高血压病人中进行广泛的综合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到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项危险因素,是造成冠心病、脑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和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提高病人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运动,坚持规律服药,使患者从血压控制达标中获益。②有效、平稳控制血压,普通高血压血压控制≤140/90 mmHg,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130/80 mmHg,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③保护靶器官功能,改善预后。在强调降压的同时,早期使用ACEI和ARB制剂保护和逆转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尤为重要。而早期使用ACEI和ARB制剂,减重、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定期进行血糖,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可早期防治和及时诊断糖尿病。④综合治疗。降压治疗中还要重视使用降脂及抗血小板药物,控制体重,干预吸烟、饮酒、不运动、高脂高盐饮食等多重危险因素,才能有效持久控制血压,减缓严重并发症的危害和进程。, 百拇医药(吕玉兰 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