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案选择及分析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50岁者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是胃黏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该病一般预后良好,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至正常,小部分可演变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随年龄增加逐渐加重,积极治疗亦可逆转。少数萎缩性胃炎可能演变为胃癌,据报道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约为2.5%。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从浅表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应坚持治疗。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各种症状。在临床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肝胃不和型
症状 胃脘痞满胀痛,牵引两胁,嗳气呕恶,时轻时重,不欲饮食,食后饱满,口苦嘈杂,疲乏无力,气短懒言,胸闷易怒,大便干稀不均,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常用药物 柴胡、陈皮、枳壳、香附、川芎、佛手、元胡、白芍等。
处方用药 选用柴胡疏肝散合沉香降气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党参20g,炙甘草5g,麦芽15g,炒枳壳10g,姜半夏10g,苏梗10g,焦山楂15g,川芎15g,沉香5g,香附10g,川楝子15g,砂仁10g,延胡索5g。
用法 1剂/日,水煎,分2次服,忌食辛辣、生冷、肥厚之味,注意心理调整。
分析 肝郁脾虚,横犯脾胃,肝胃不和,脾失健运。柴胡为疏肝圣药,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柴芍合用一疏一柔,枳壳行气,甘草缓中,四药相合疏肝理气缓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与麦芽、焦山楂转运脾机;合用苏梗、半夏促脾健运,有升有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