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教育改革面临挑战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一直在努力平衡医学教育政策。短期学位课程针对农村医务人员,而学位课程用来培训科学家、专职医师和学术带头人。2009年政府改变了延续十几年的政策。八年制和分阶段的硕博课程鼓励培养出世界级学术研究者和医生,而5年制侧重输送合格的临床医生,3年制专科用以培训农村医务人员。在中国,实事求是地推进教育模式和政策,以协调各方目标是一项长久的挑战。
从1998年开始,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注册入学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师生比例增长了近3倍,但教学质量让人担忧。很多毕业生没有从事临床工作。在毕业生过剩的同时,城乡之间卫生工作者分布不均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的教育体系必须改变。一些学校开始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包括临床问题和信息技术。但课程的重点依然在疾病上,而不是人文关怀、医患关系,或在临床医疗中调整公共卫生。而且中国教育依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非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提升创新能力。
摘自the Lancet,2010,DOI:10.1016/S01406736(10)60241-3
张颖玉编译, 百拇医药(Dong Xu等)
从1998年开始,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注册入学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师生比例增长了近3倍,但教学质量让人担忧。很多毕业生没有从事临床工作。在毕业生过剩的同时,城乡之间卫生工作者分布不均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的教育体系必须改变。一些学校开始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包括临床问题和信息技术。但课程的重点依然在疾病上,而不是人文关怀、医患关系,或在临床医疗中调整公共卫生。而且中国教育依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非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提升创新能力。
摘自the Lancet,2010,DOI:10.1016/S01406736(10)60241-3
张颖玉编译, 百拇医药(Dong Xu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