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30期
编号:12106532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30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0期
     编者按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报道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并证明Hp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溃疡病。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它的发现对胃十二指肠病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医学教条。后来,大量研究证实,Hp是人类感染最高的细菌之一,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高达60%,城市为50%,农村为68%。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一类胃癌致癌因子,及时地诊断并根除Hp是治愈胃病的前提,并且Hp可能与一些胃外疾病的发病有关。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陶可胜主任医师撰写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专题讲座(分3期),供基层医师参考。

    发现Hp

    1979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医生J.RobinWarren(沃伦)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年,澳大利亚消化科临床医生BarryJ.Marshall(马歇尔)与沃伦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50%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年4月,马歇尔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马歇尔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基于这些结果,马歇尔和沃伦提出Hp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1984年4月,他们的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