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30期
编号:12106528
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30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0期
     感染

    肠道感染性腹泻 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在T细胞功能缺陷儿童可持续数月;沙门菌感染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是致迁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寄生虫感染在发展中国家高达20%~30%,病原主要是圆孢子虫、隐孢子虫及蓝氏贾第鞭毛虫。

    肠道感染后腹泻 急性肠道感染已得到控制,但小肠黏膜受损持续存在或修复不良导致纹状缘肽酶、双糖酶活性下降或继发双糖酶缺乏,对食物中蛋白及双糖类成分消化吸收不良,对食物和微生物抗原通透性增加均可导致病程迁延。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下降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患儿行大便还原糖检测可明确有无继发性双糖酶缺乏。

    过敏

    免疫球蛋白(Ig)G介导的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是儿童迁慢性腹泻的重要病因,常由多种食物引发,进食数天甚至数月后发病,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有利于明确诊断。
, 百拇医药
    牛奶过敏 患儿除有皮肤症状外主要是胃肠道黏膜受累,表现为胃食管反流,导致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胃肠炎及直肠结肠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最常见症状是慢性腹泻,50%患儿是过敏体质,胃肠道有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可能发展成蛋白丢失性肠病。

    食物蛋白诱发肠炎综合征(FPIES) 食物蛋白活化肠道淋巴细胞造成转化生长因子(TGF)-β释放减少和TGF-α释放增加,肠道通透性增加,造成吸收不良、呕吐及慢性腹泻。大米是导致严重FPIES最常见的固体食物,其他如燕麦、大麦、鱼、家禽、蔬菜也会导致FPIES,多数患儿2~3岁后症状可消退。

    免疫缺陷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缺陷患儿易发生迁慢性感染性腹泻,自身免疫性肠病因肠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迁慢性腹泻。

    原发性免疫缺陷 患儿发生反复消化道感染者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最多见,存在细胞免疫紊乱是导致腹泻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
, 百拇医药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患儿常因继发感染性疾病导致慢性腹泻,常见感染性病原是隐孢子虫和微孢子虫,与感染致肠黏膜萎缩、吸收不良,血管活性肽的释放,免疫力下降致肠道菌群紊乱及锌、维生素A、烟酸等缺乏有关。

    炎性肠病 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黏液血便,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无法归为以上两类的未定型结肠炎。

    乳糜泻 是一种针对麸质(麦胶蛋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表现为慢性或间歇性腹泻、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迟缓,但部分患儿没有消化道症状甚至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乳糜泻的诊断首选血清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抗体IgA检测,IgA缺陷患儿应检测IgG抗体和(或)抗肌内膜抗体IgG,对检测阳性者或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乳糜泻者,需进一步行小肠活检。

    先天性小肠组织异常及吸收机制障碍

    先天性小肠组织异常导致吸收面积减少,先天性吸收机制障碍引起相应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两者均可导致迁慢性腹泻。
, http://www.100md.com
    先天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由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不良或巨淋巴管症所致,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水肿、低蛋白血症,内镜或病理活检可确诊。微绒毛包涵体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与MYO5B基因突变引起肠绒毛、微绒毛缺失和微绒毛包涵体形成有关,可导致婴儿特别是新生儿难治性分泌性腹泻,组织活检可确诊,对结肠标本进行肠上皮细胞CD10染色可提高诊断率。

    肠道菌群失调

    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若在感染消失后长期遗留,或继发于慢性疾病、消化道手术及肠道解剖异常的肠道菌群失调持续存在,均可致迁慢性菌群失调性腹泻;肠道外感染患儿在抗生素治疗早期或结束后,因肠道菌群失调或继发二重感染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住院时间增加,细胞毒药物、抑酸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均可导致其发病率升高。

    肠易激综合征(IBS)、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是引起迁慢性腹泻及吸收不良的常见疾病,符合IBS诊断标准的患儿可通过呼气测试进一步诊断是否为SIBO。
, http://www.100md.com
    微量元素锌缺乏

    胃肠道是锌缺乏时最早受影响的器官。腹泻病程>10天的患儿,其血锌下降程度与病程有关,当血锌浓度<8.4 mol/L时可致严重腹泻。

    长期锌摄入不足影响自由基和NO代谢,导致肠腔及肠上皮细胞损伤、感染、炎症介质释放而引发腹泻。缺锌刺激IL-1的分泌、上调鸟苷酸环化酶激活肽Ⅱ及神经肽的表达、影响肠道水电解质的吸收,进而延长腹泻病程。

    肢端皮炎性肠病(AE)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慢性腹泻、腔口周围及四肢末端对称性皮炎、脱发三联征。2~20倍于推荐锌摄入量的补充可缓解AE患儿腹泻症状。

    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缺乏时患儿消化道黏膜中分泌型IgA水平下降、上皮化生和更新障碍、黏液分泌减少,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病原菌在黏膜表面停留时间延长,导致严重局部感染和损伤。
, http://www.100md.com
    维生素A对肠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有助于黏膜免疫,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在一定储备水平范围内,维生素A的浓度与先天免疫活动相关,不仅有利于维持黏膜上皮细胞完整,也可通过促进B、T细胞分化发育和抑制凋亡等途径调节免疫功能,促进IgA的生成。检测迁慢性腹泻患儿维生素A水平对病因分析及指导治疗均有益。

    营养不良

    好发于非母乳哺育的婴幼儿;患儿吞噬细胞功能、分泌型抗体和补体水平降低,对病原微生物及食物蛋白抗原易感性增加。营养不良患儿常继发肠黏膜损害,其严重程度及修复速度与腹泻病程有关,且肠黏膜修复速度明显慢于营养良好患儿。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肠黏膜修复,也导致肠道通透性改变,均易使腹泻迁延不愈。据《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第2期., 百拇医药(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