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32期
编号:12117521
茵陈五苓散临床新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2期
     功效利湿退黄。

    方药组成茵陈蒿末10分,五苓散5分。

    服法与禁忌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3服。

    经方方论

    茵陈五苓散是治疗湿重于热的黄疸,其表现黄色轻浅,略逊阳黄,形寒身热,其热不扬,腹满便糖,舌体胖淡,肢倦气短,身重困乏,纳呆呕恶,胁肋胀满,小便短少,苔腻脉弦。服五苓散健脾渗湿,化气行水;配茵陈苦寒清热,利湿退黄。

    经方新用

    患者,女,30岁。身发黄疸,其色轻浅,恶心厌油,胁肋胀满,腹胀便溏,身热不扬,身重困倦,嗜睡少神,胸闷不饥,口中黏腻,尿少、色淡黄,小腹急满,苔厚微黄,脉象弦滑。肝功:黄疸指数(+),谷丙转氨酶180 U。

    辨证:湿热困脾,蕴郁发黄(湿重于热型)。

    治法:健脾渗湿,解毒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味。

    组成:茵陈30g,茯苓40g,白术18g,泽泻15g,猪苓20g,枳实12g,白蔻15g,佩兰叶30g,郁金15g,板蓝根30g,柴胡12g。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上方服7剂,尿多黄退,腹胀好转,大便成形,湿盛困脾的症状明显改善。继服上方12剂,余症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复查肝功能无异常。, 百拇医药(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