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40期
编号:12142508
医生的“紧箍咒”不能太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8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0期
     自《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颁布实施后,基层各级医疗机构的转诊呈上升趋势,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为了“保平安”,连简单疾病都要求转诊,部分能救治的患者在转诊过程中也转成最终的“束手无策”。试想,过去,医生不畏惧治不好病会遭患者家属“骚扰”,患者也会非常信任地把自己的生命交予医生;但如今,医生除研究学习医疗技术外,还要学习“防身术”,时刻警惕患者及家属的袭击,还有谁会承担这个风险,不如一转了之。

    实际上,医学本身具有未知性,任何一名医生都不希望患者丧命于手术刀下。但在医患矛盾恶化的当下,医生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所以逐而形成一层一层的所谓“转诊模式”,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但增加患者负担,连医疗资源负担也增加,甚至让站在最高端的医院不堪负重。

    笔者刚开始接诊时,千方百计地救治患者。后来,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一切都变了。特别是,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出台,受执业范围、执业类别等的影响,别说像过去救治的危重病,就连简单的常见病,只要非“诊疗科目”的都不能接诊。

    的确,现在压在医生身上的行规太多了,每天除认真诊疗疾病外,要把大多数时间用在写各种医疗文书上,稍有可疑的患者就转诊。其实这样遭殃的不仅是患者,会影响整个医疗界,谁还能去“创造”奇迹呢?凡“创造”者在一般医疗机构均属违法违规,保持原有的水平,医学又怎能进步呢?特别是刚进入行门的医学院校毕业生,稍有不慎,就被“泼冷水”。

    国家在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时,应从整个行业方面着想,“紧箍咒”不能光戴在医生头上,患者及家属也要戴上,毕竟医生是人不是神,虽然治病救人是“神圣”,但仅靠口号、信仰难以长时间约束医生。, http://www.100md.com(梅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