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误诊
编号:13730923
逆向思维 减少误诊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7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318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人们通常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即反方向来思考问题,其结果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别有所得。例如“司马光砸缸”,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是让“人离水”,而司马光却逆向思维,用石头砸破缸,让“水离人”,这样则立即挽救了小伙伴的命。在临床上也是如此。

    1967年,我在北京某医院实习期间,一位邻居家女孩春节到我家拜年时,说右侧颈部有一肿块,在北京某县医院和北京市结核病医院都诊断为颈部淋巴结核,已遵医嘱按此病服用雷米封(异烟肼)治疗快1年了,但毫无效果。我摸了一下,有蚕豆样大小,中等硬度,活动度较差。我想既然是结核,为什么治疗毫无效果?一定就是结核病吗?

    根据诊断结果,我建议她手术切除,术前检查,包括甲状腺和其他部位都未见什么明显异常。当时住院部医生(包括科主任)都做了检查,都认为这个手术不用做。患者问我:“还需要做吗?”“万一不是结核呢,还是做了放心。”术中将肿物完整切除后,我将其从正中间平均地剖成两半,一半送北大医院病理科做病检,另一半妥善保存起来。1周后,病理报告出来了显示转移性甲状腺腺癌。当时包括科主任在内的医生都大吃一惊:“是不是报告发错了?”我把保存的另一半肿物,送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肿瘤医院做病检。1周后,病理报告与北大医院的结果一字不差,转移性甲状腺腺癌。在日坛医院做了甲状腺癌手术,在清扫切除的83个淋巴结中,有13个转移了。由于发现早,手术精湛,40多年过去了,至今患者健在且身体健康。

    所以说,在临床工作中,当治疗效果不好或者进一步的治疗受到阻碍时,医生应适当使用逆向思维,减少误诊、误治。, http://www.100md.com(张威)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