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体位性低血压非药物治疗应贯穿始终
近年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群患病率4%~33%不等。体位性低血压是心血管事件包括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体位性低血压有助于降低以上疾病的发病率。非药物治疗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健。
评估患者先前用药情况 注意可能导致或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减量或停用可能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服药时取坐位,以防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避免突然变动为头高位体位 人体突然站立后,约有300~400ml血液集中在下肢的静脉内,可引起一过性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可比卧位时减少25%左右,以致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所以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突然的头高位体位变动,睡眠醒后几分钟再坐起,随后在床边坐几分钟,站立前做双腿背弯动作,站立时可先进行腿部交叉运动,这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当出现症状时,尽快蹲、坐或躺下。
避免长期卧床长期卧床,致下肢肌肉松弛,体位改变时不能通过肌肉收缩增加静脉血回流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