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6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71961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临证要点(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5日 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5期
     肺脾两虚 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状,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治从健脾化痰,益肺降气。

    拟方: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0g,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10g,白术10g,紫苏子10g,薏苡仁15g,干姜5g,五味子6g,川桂枝6g,甘草5g。若痰多、胸满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泻肺祛痰;肺虚及脾,易汗,短气乏力,痰量不多者,加炙黄芪以健脾益气。

    肺肾两虚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有余沥。舌淡或暗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治从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拟方: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加减。生晒参9g,炙黄芪15g,五味子10g,熟地10g,紫菀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山萸肉10g,淮山药12g,苏子10g,茯苓10g。若肺虚有寒,怕冷,舌质淡,加肉桂(后下)3g,干姜6g,紫石英15g,温肺散寒;偏肺阴不足,口咽干燥,面赤心烦,可加百合、南北沙参、玉竹等养阴清肺;偏肾阴虚,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可加煅龙牡、瘪桃干以潜阳敛汗;若真阴衰竭,阴不敛阳,气失摄纳,则喘急,面红,咽干烦躁,潮热,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地骨皮、知母以清虚热;痰中带血加丹皮、藕节、山栀、白茅根清热止血;咳吐黄痰加黄芩、海蛤粉清肺化痰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