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290538
BDNF和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1)

     【摘要】本文从动物模型和患者外周血BDNF水平测定、患者BDNF 基因结构性研究、BDNF 基因表达研究及BDNF的作用机制研究四个方面综述了BDNF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11-03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 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 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 因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 由于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 患者很难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近年来, 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人们的注意焦点已从受体转移到基因翻译因子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上, 其中, 神经营养因子系统, 特别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的作用不容忽视。[1]已经发现BDNF和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治疗存在相关性, 如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帕金森病、脑缺血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网膜神经病变、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等。[2]

    以下简单介绍国内外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理医生.上半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