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288106
中学生幸福感指数的调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章翠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与此同时人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有关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因素。由于上述结论绝大部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得出的,人们有理由对它的普遍性提出质疑。这种质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证实。例如,威尔逊曾经提出,自信与主观幸福感相关。[11]的确,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往往会采用多种认知策略来维持他们的自信,而且来自西方的取样也多次证明自信与主观幸福感有着极强的相关关系,但一项跨文化研究却发现,尽管在美国自信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而在香港,人际协调却可以更好地用来预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12]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界定了个体主义(individualistic)和集群主义(collectivistic) 两种文化形态。他们认为,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而集群主义文化则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个体主义文化强调选择的自由和个人的需求,而集群主义文化强调责任以及他人的需求。施马克等人对来自两个个体主义文化国家(美国、德国) 和三个集群主义文化国家(日本、墨西哥、加纳) 的被试者分别进行了外向性、神经质、快乐权衡标准和生活满意度测验。结果表明,外向性和神经质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下均对快乐的权衡标准产生同等的影响。但与集群主义文化相比,在个体主义文化中,快乐权衡标准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更强的预测力。为此他们推断,外向性和神经质等人格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很大程度是以快乐权衡标准为中介的,而快乐权衡标准又深受文化的影响。因而,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以文化为中介的。[13]

    参考文献

    [1]Oish is, Wyer RS, Colcom be S J. Cultural variat ion in the use of current life satisfaction to predict the fut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434 ~ 445

    [2]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 蔡华俭、黄玄凤、宋海荣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275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学系, 美国加州戴维斯, 95616

    [4]M ischelW. S ex- typ ing and socializat ion.In: P EM ussen ( Ed. ) Carmichaels'M 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Vo.l2.W iley,NewYork,1970

    [5]Oyserm an D,CoonH M,Kemmelm eierM.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 ivism: Evaluat 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m eta- analyses.Psychological Bu llet in,2002,128:3~72

    [6]Whit ley B E.Sex role orientation and self- esteem: A critical metaanalyt icreview.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4:765~778

    [7]Bradburn,N.M.,1969,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Chicago:Aldine.

    [8]Campbell,A.;Converse,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0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