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4期
编号:12037464
经椎管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0年第4期
     【关键词】:经椎管;植骨;爆裂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25-2

    1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概况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占脊柱创伤中重要的部分。最早是由Holdworth于1963年首先提出,指轴向压力加上不同程度的屈曲和(或)旋转力作用于脊椎,使椎间盘的髓核疝入椎体,导致椎体内压急骤升高而引起椎体自内向外的骨折,即椎体粉碎骨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最显著的特点是脊柱中柱受损。伤椎前柱与中柱均崩溃,椎体后缘高度降低并向四周分散,两侧椎弓根距离增大,椎体后缘骨折片连同椎间盘组织膨出或突入椎管,常致硬膜囊受压,后纵韧带大多受损。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面,随着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对胸腰椎的损伤机制、病理变化和稳定性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也日趋成熟,治疗方法也日趋增多。于是在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等方面的选择上产生许多分歧。爆裂性骨折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脊柱Denis三柱理论的确立、CT及三维重建与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各种前后路内固定器的发展,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各种手术疗法已普遍开展。

    2关于椎弓根钉内固定失败的分析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因其手术操作简单,固定节段短,复位力强等优点,故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但在随后的临床随访中逐渐发现,应用此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爆裂性骨折,易出现内固定失败,矫正度丢失,再次出现后凸畸形,而影响疗效。以后凸畸形超过10°或出现内固定折断为标准,文献报道失败率达40%~45%。爆裂性骨折复位后椎体成为空壳状,严重屈曲压缩型骨折撑开恢复高度后前柱出现骨缺损,随着术后下床活动,骨折椎体前柱支撑力不足而使前柱出现压缩,后柱张应力作用促使后凸畸形,使术后矫正度丢失,出现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手术疗效降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