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30307
止泪散治疗冷泪症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谢文军 姜尚平 谢思健
第1页

    参见附件(743KB,1页)。

     【摘要】目的:观察止泪散治疗冷泪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冷泪症患者122只眼予以止泪散水煎服,每日一剂,1周为一疗程,共两疗程,随访时间为6月。观察总体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愈11只眼,显效38只眼,有效54只眼,无效19只眼,有效率为84.43%。结论:止泪散治疗冷泪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止泪散;冷泪症

    【中图分类号】R98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46-1

    冷泪证是指清稀泪液经常外溢、泪无热感及目无赤痛的眼病。在历代文献中,有目风、泪风、目泪出不止、风冲泣下、充风泪出、迎风洒泪症等许多别名。多发于老年人,常由于肝肾亏虚或气血不足,泪道约束失常,复遇风邪,其中轻症称迎风冷泪,重症称无时冷泪。相当于西医学的“功能性泪溢”,是指有流泪症状而泪道冲洗通畅的一种眼疾。自2009年以来,我们将止泪散用于治疗冷泪症,疗效确切。

    1基本资料

    1.1临床资料

    82例患者122只眼中,女31例,49只眼,男51例,73只眼,年龄43~62岁;病程为1月~4年,平均为1.33年。

    1.2诊断标准

    (1)泪液清稀,轻者时作时止,重者时时频流,入冬或遇风增剧;(2)其泪窍无异常,按压睛明穴无粘液溢出;(3)泪道冲洗通畅。

    1.3病例入选标准

    符合冷泪症诊断标准,年龄40—65岁者。

    1.4病例排除标准

    (1)大于65岁或小于40岁;(2)有过敏史者;(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4)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5)有其他眼表疾病,如结膜炎、结膜松弛症、睑缘炎、角膜炎、泪囊炎及泪道器质性疾病等;(6)泪道冲洗不通者。

    1.5治疗方法

    将止泪散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1周为一疗程,共两疗程,随访时间为6个月。基本方:巴戟天10克,川芎15克,五味子10克,白术10克,枸杞30克,肉苁蓉10克,菟丝子10克,白蒺藜15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流泪症状消失;显效:流泪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流泪症状较前减轻;无效:流泪症状如前。

    2.2治疗结果

    用止泪散对82例冷泪症患者共122只眼临床治疗2周,随访6个月后,临床资料总结如表1。

    表1 止泪散临床疗效总结

    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合计

    眼数(只)11385419122

    有效率(%)9.0231.1544.26--84.43

    3讨论

    冷泪症为眼科门诊常见疾病,以中老年人和素体虚弱者多见,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典型的临床表现首先是患者眼前雾蒙感,流泪增多,长期泪液浸渍,或迎风流泪,有湿冷感,秋冬尤甚。然而冲洗泪道时,泪道通畅。本病长期不愈可引发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眼睑或面部湿疹等其他疾病,甚者可致下睑外翻,从而加重泪溢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为功能性病变,治疗方法较单一,只是针对性采用手术的方式如泪点矫正术、下睑紧缩术等,临床疗效不显著,且复发率高。

    我们从冷泪症的发病机理入手,认为本症多由肝肾亏虚,复受风邪所致。肝主藏血,为风木之脏,且开窍于目。“肾主五液”,泪为肝之液。年老体衰,肝肾亏虚,不能约束其液,泪无所主,复受风邪刺激,故溢于外。因此以补肝益肾、祛风除湿为本症治疗原则。

    止泪散方中巴戟天、五味子、枸杞、肉苁蓉、菟丝子补益肝肾,白术、黄芪健脾除湿,川芎、白蒺藜、防风祛风胜湿止泪,甘草调和药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4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