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心理特征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538KB,2页)。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个性心理特征,治疗依从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分别描述脑卒中患者生理,心理特征,及治疗依从性,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及治疗依从性两者的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个性内倾,存在焦虑,抑郁,怀疑等心理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结论:重视脑卒中患者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向性格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学;病人依从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13-2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1]据WT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2]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故研究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有一定意义。由于目前脑卒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其治疗的依从性有何相关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其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探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与对象
2009年7-12月在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以脑卒中为诊断的住院患者,均经CT或MRI诊断确诊的住院患者658例,实际参与调查291例。患者自愿填写调查问卷或同意口述并由调查者代为填写。
1.2测量工具
(1)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程、起病因素、局部症状、全身症状、既往史、用药情况等一般情况。(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3]:包括E〔外倾性〕、P〔精神质〕、N〔神经质〕、L〔效度量表〕4个分量表组成,内容涉及个人对社会、生活、自我、意识和情感的肯定和否定,用来测定脑卒中患者的个性特征。(3)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评估脑卒中患者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9个因子。(4)治疗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根据遵照医嘱要求服药的次数:剂量、时间,是否一直坚持及有否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和进行康复锻炼共5个问题组成,采用5级评分,量表的信度(ronbach’s-0.90)可靠,内容效度得到专家认可。得分在20分以上为依从性较好。
1.3调查方法
经患者本人同意后当场填写调查上述问卷,当场收回。
1.4资料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脑卒中患者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调查脑卒中患者658例,自愿参加和问卷调查的患者为291例占44%。女性患者为105例,男性患者为186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为〔65.81±8.71〕岁。缺血性脑卒中占202例,占69%。出血性脑卒中占89例,占31%。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12±2.66。
2.2脑卒中患者个性特征以及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表1〕
2.3脑卒中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于全国常模比较及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分析〔表2〕
3讨论
3.1一般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本组患者症状较明显,症状评分多数为中、重度,病程时间较长。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很多,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4]。大多数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残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严重的影响。多数患者存在躯体功能障碍,因此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
表2 脑卒中患者SS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及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X±S〕
3.2脑卒中患者的个性特征
性格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的人面对不同的情况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时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来测定脑卒中患者的性格特征并与常模比较。本组发现患者的P、N量表积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患者有精神病质和神经质双重倾向。精神病质倾向的人孤僻,对别人怀有敌意,常有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E量表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意义,表明患者性格比较内向,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事件,会增强疾病对患者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3.3脑卒中患者的症状自评
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可以看出脑卒中患者心理上受到严重影响,其中以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这5项因子分较高,由于脑卒中病程长,患者主观感觉较明显且往往与临床检查结果不相符,治疗效果差等原因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情绪低落、缺乏信心、怀疑等心理异常情况。目前较多研究认为,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精力减退、疲乏、多疑、失眠多梦等。以往的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与本组结果相同。心理因素是导致脑卒中的原因之一,因此一些患者在治愈合后可出现脑卒中的症状[6]。
3.4脑卒中患者心理特征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性格越内向,治疗依从性越差,患者心理上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
3.5对策
3.5.1做好疾病的健康指导
脑卒中的症状明显,病程较长,治疗效果差,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使患者常处于焦虑状态,丧失治疗信心,患者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和进行康复训练。再加上本病的治疗方案复杂,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和配合康复锻炼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多种因素均使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有针对性地患者进行关于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使其全而正确地认识疾病的特点,增强战胜疾病与治疗的信心,坚持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规律性,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5.2注意患者的心理特征
脑卒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其个性特征,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的患者,护士应认真倾听,尊重患者的感受,采用认知疗法、心理疏导等措施,使其采取健康的应对方式[7],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3.5.3运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运用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使家属对患者的疾病有深入和正确的了解,并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来。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呈正相关[8],家庭支持是患者社会支持体系中重要的一个,家庭对患者情感上的支持治疗上的督促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
[2] 王介明.2006年美国缺血性脑卒中—级预防指南要点简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3):241-24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