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人相应”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量子中医学;中医理论;天人相应;科学内涵【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63-2
在提出人体电磁辐射是中医“气”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球、天体的电磁辐射,提出地球生物生活生存于“时空电磁场”的概念,认为“时空电磁场”是所谓天地之“气”,揭示了“天人相应”是人体电磁场与时空电磁场的相互共振作用的科学内涵。
1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的含义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脉络,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历史上丰富而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孕育、形成天人相应论的思想文化母体。《周易》、道儒两家早期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于正在萌芽阶段的天人相应论具有启迪作用。秦汉黄老之学则直接渗入天人相应论中,其观点和内容为天人相应论广泛接受。元气论及宋明理学的宇宙生成论又继续充实、推动着天人相应论的发展[1],形成了贯穿中医基础理论,左右理、法、方、药的中医的核心理论。
天人相应观点基于《黄帝内经》的“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应,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存在遵循自然法度,人处于从属地位。二是适应,即人能够对自然界的影响做出相应的反应,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态,“应之以治则吉”《(荀子·天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主动的、积极的。参,在古代,下级见上级叫参,这又表达了人在自然界的从属地位。参,又通叁,引申为错综复杂,“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易经·系辞上》)。相,有辅助、帮助之意。因此,“人与天地相参”也深刻地表达了人在“天地”的作用下从简单到复杂演化过程的思想[2]。
多年来,人们已从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节律性、时间医学、天文历法、数学、生态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复杂科学等方面对“天人相应”思想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但天人相应的科学内涵仍未得到明确的揭示,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