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42449
拔罐疗法治疗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11期
     1 拔罐疗法可改善肌筋膜触发点区域的血液循环状态

    目前关于肌筋膜触发点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能量危机学说”,这个理论是由Simons 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认为[8-9],在病理状态下,异常的骨骼肌运动终板处可大量释放乙酰胆碱,引起持续性的肌节短缩和骨骼肌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异常短缩的肌节大量消耗局部的能量,并且可压迫内部的血管,进一步减少了短缩肌节处的能量供应,而局部的缺血缺氧状态又加剧了神经血管物质的释放,导致传入神经致敏而引起局部疼痛加重,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正反馈的恶性循环。拔罐时所产生的负压使静脉扩张尤为明显,使局部组织代谢产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组织胺等聚集,这些物质能够使微血管舒张,全部毛细血管床开放,微循环血流增加,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活动[10]。所以拔罐所产生的负压作用能够打破这种“能量危机”循环的模式,改善肌筋膜触发点处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加速致痛物质的代谢清除,这可能是拔罐对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机制。

    2 拔罐可降低肌肉的紧张程度,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

    在治疗肌筋膜触发点中存在着一个关键节点,即如何消除异常持续性的肌节短缩和骨骼肌收缩状态。目前针对肌筋膜触发点的主要非侵入治疗方法都集中在如何降低肌肉张力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