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543118
从中药的化学有效成分谈中药的用量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
     摘 要 中药化学有效成分是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是中药质量的决定因素,有效成分含量不同,质量不同,其用量有别,有效成分含量低的,用量宜重;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用量宜轻。我们在实施一系列中药质量标准化的同时,中药师应积极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让医者知其药性,品其优劣,对证选择中药的用量。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生产、经营、使用规范。

    关键词 中药 用量 有效成分 临床中药学 规范

    中医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非常讲究“理、法、方、药”各个环节,能否达到满意的诊疗效果,其中对中药的应用,除注意性能、配伍、禁忌外,中药的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中药用量又称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1]。

    1 中药的化学有效成分是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

    中药之所以对疾病有防治作用,是因为它含有药理作用的化学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例如麻黄具有平喘止咳作用,是因其含有L-麻黄碱、伪麻黄碱等有效成分;延胡索具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是因其含有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等有效成分;白头翁具有止痢作用,是因其含有白头翁原素、皂苷等有效成分。

    2 中药的量效关系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中医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遣药组方时,对中药的用量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的,以希望用最佳用量而达到与具体病情相适应的最佳药理作用;剂量不同,疗效也就各异。通常认为中药剂量的大小对其效用具有直接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