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广豆根
编号:11566856
山豆根不可与北豆根混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8年第2期
     山豆根在《图经本草》别名有北大豆根之称,于北豆根实为不同来源,功效不尽相同的两种药物,且山豆根毒性较北豆根毒性大。有些药店、医疗单位山豆根、北豆根不分,处方上开北豆根,常给山豆根,在临床使用中,时有中毒报道,凡中毒者,皆由过量服用引起。《中国药典》早在1997年版就将山豆根与北豆根两药分别收藏,以资区别,时至今日,以山豆根当作北豆根混用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笔者了解,有些医生处方中北豆根剂量大至12~15g,却投给药的是山豆根15g,殊不知《中国药典》中,山豆根的量只限为3~6g,这一混用情况,严重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为了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现将两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目的在于正确区分、合理使用药物。

    1 来源比较

    山豆根,又称广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 的干燥根及根茎[1];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n dauricum DC 的干燥根茎[2]。

    2 性状比较

    2.1 山豆根 根茎膨大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常残留凹窝状茎基,下端着生根2~4条。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间有分枝。长12~15cm,直径0.3~1.5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外圈浅棕色,中间淡黄色,中心无髓,射线不明显。有豆腥气,味极苦。

    2.2 北豆根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弯曲而有分枝,长50cm,直径0.3~0.6cm。表面黄褐色至暗棕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或微突起的根痕。外表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木部黄白色,可见放射状纹理,中心有类白色的髓。气微,味苦。

    3 显微比较[3]

    3.1 山豆根 根横切面木栓层6~15列细胞,皮层外侧的1~2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断续排列成含晶细胞环,每一个细胞含结晶1~3个。细胞壁木化,相间排列,导管内常见黄色内含物,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3.2 北豆根 根横切面木栓层继续,木栓细胞数列,皮层有单个石细胞散布,石细胞呈分枝状或类方形、多角形、维管外束韧型。导管、管胞、木纤维均木化,木薄壁细胞具纹孔,射线细胞5~13列,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及草酸钙方晶、针晶或棒状结晶。

    4 成分比较

    4.1 山豆根[4] 成分主要含生物碱,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甲基金雀花碱、槐果碱等。

    4.2 北豆根[5] 成分主要含多种生物碱,如山豆根碱、蝙蝠葛碱、尖防已碱、双青藤碱、光千金藤碱、去羟尖防己碱等。

    5 药理作用比较[6]

    5.1 山豆根的药理作用

    5.1.1 抗肿瘤作用 山豆根水浸、温浸或水提取物灌胃,腹腔注射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5.1.2 抗炎、解热作用 苦参碱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水肿及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5.1.3 对心律失常作用 山豆根总生物碱腹腔注射,对乌头碱、洋地黄毒甙等所致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

    5.1.4 对血压的作用 山豆根脂溶性酸性部分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见即刻升压作用。

    5.1.5 降脂作用 苦参碱灌肠可显著降低高脂饲料所致实验性高脂血症。

    5.1.6 免疫抑制作用 山豆根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嚼功能,降低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的水平。

    5.1.7 中枢抑制作用 氧化苦参碱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拮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加强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

    5.1.8 抗溃疡作用 山豆根醇提取物能抑制胃液分泌,对应激性溃疡,醋酸性溃疡均有对抗作用。

    5.1.9 保肝作用 山豆根有保肝降低酶作用。

    5.2 北豆根的药理作用

    5.2.1 抗心律失常作用 山豆根碱静脉注射氯仿-肾上腺素,毒毛花甙G和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对抗作用。

    5.2.2 降压作用 山豆根碱对麻醉猫有迅速而明显的降压作用。

    5.2.3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山豆根碱体外和体内给药对大鼠和家兔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5.2.4 抗炎、镇痛作用 北豆根碱腹腔注射,对小鼠巴豆油性耳部水肿、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

    5.2.5 抑菌作用 山豆根生物碱对呼吸道致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肺炎链球菌效果极为明显。

    5.2.6 镇咳、祛痰作用 山豆根碱给小鼠腹腔注射对氨雾及SO刺激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5.2.7 其它作用 山豆根碱具有局麻和解痉作用,对肌肉有良好的松弛作用,还有杀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6 毒性比较[7]

    6.1 山豆根 山豆根总碱剂量大于2400mg/kg时,实验动物心律减慢25%,P~R间延长5%,T波倒置,ST段下降。山豆根所含之苦参碱能作用于大脑引起痉挛,能麻痹横隔膜和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以山豆根25g/kg煎液小鼠灌肠,结果出现呼吸抑制和震颠、痉挛、死亡。

    6.2 北豆根 以蝙蝠葛碱所作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药4.8~60mg剂量用药18天或2~3月,对心脏无不良影响,150mg以上剂量用药2~3个月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受损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加重,150mg所致的是轻

    度损害,75mg以下无不良影响,300mg以上对肾有轻度损害,150mg以下对肾和肾上腺基本无不良影响。

    7 小结

    综上所述,山豆根与北豆根从来源、性状、显微特征、成分、药理作用、毒性等比较说明,二者虽然都具有抗炎作用,但山豆根含有的主要成分苦参碱,毒性大于蝙蝠葛碱,在山豆根中不含北豆根的有效成分北豆根总碱,也没有北豆根具有的降血压、镇咳、祛痰、局麻和解痉等作用,相反山豆根脂溶性酸性部分在动物实验中却有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因此,山豆根不能作为北豆根药用。《中国药典》1977、1985、1990、1995、2000年版均将山豆根与北豆根分别列为二种药物,并在1985年版中将山豆根用量从6~9g降至3~6g,其目的就是要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经营销售部门还是各医疗单位均应以中国药典为准,将二药分别使用,切不可相互混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1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一版.74

    3、方石林.使用中药鉴别[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7

    4、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

    5、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1

    6、曹丽霞,杨静华.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21(4):248

    7、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公司,1992:48

    (收稿日期:2008.1.12), 百拇医药(周友红 呼海涛)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广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