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9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749909
高渗盐水加大剂量速尿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5日 彭晓红 孙云飞 张怀勇 胡乃峰
    参见附件(559kb)。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观察高渗盐水加大剂量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9例,高渗盐水组25例,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加大剂量呋塞米治疗,10~15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等量呋塞米,不给高渗盐水。疗程结束后1 mo,记录每个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查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结果:高渗盐水加大剂量速尿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所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高渗盐水加大剂量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取得近期明显效果。

    【关键词】高渗盐水;呋塞米;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02-01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一大难症。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渗盐水和大剂量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5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05年以来入院的顽固性心衰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58±12 a。心衰时间3.5~8.5年。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Ⅳ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原发病因为冠心病30例,扩张性心肌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入选标准:①经休息、限钠、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等治疗症状不能缓解者。②所有患者X线心胸比例≥0.65,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5mm。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常规抗心衰治疗(休息、限钠、洋地黄、ACEI、ARB和醛固酮拮抗剂),进行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给予心功能评价,X线心胸比例≥0.65,或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D≥65 mm。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8 a)和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11 a),治疗组给予3%高渗盐水150 ml加呋塞米500 mg于30 min内静脉输入,每日2次,10~15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等量呋塞米,不给高渗盐水。两组在性别、年龄、种族、所用药物种类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1 mo,对每个患者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查胸片及超声心动图。

    1.3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X线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EF)。

    1.4评价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为显效。②有效:症状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③无效:症状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④死亡。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进行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悸、气促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由原来的端坐卧位、绝对卧床到可以下床轻度活动,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由NYHA分级Ⅳ级改善为Ⅱ级的有13例,改善为Ⅲ级的有9例,显效率为54.2%,总有效率91.7%,2例无明显改善:对照组心功能由NYHA分级Ⅳ级改善为Ⅱ级的有8例,改善为Ⅲ级的有6例,显效率为36.4%,总有效率63.6%,8例无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3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终因并发全身衰竭而死亡。

    2.2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用超声心动图所测CO、CI和EF均有明显改善,但LVEDD及X线心胸比例未见明显缩小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在过去10年中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它已从短期的血流动力血/药理学模式转变为目的在于有利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特征的一种更长期的补偿策略。ACEI、β受体阻滞剂成功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就是这种转变的最好例证[1、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性期,患者症状重,死亡率极高。在应用ACEI、醛固酮拮抗剂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临床研究表明是可行的。本组治疗25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均在应用洋地黄、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的前提下,给予高渗盐水和大剂量速尿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5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