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输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输血质量
(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17)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对策,提高输血质量。方法:分析文献中输血中在的输血反应、输血传播疾病、血液质量管理不善等不安全因素。结果:输血存在着诸多风险。结论输血工作者要严格操作常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输血;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53-01
The abstract goal discussion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s question
CHEN Hong
, http://www.100md.com
(Guangyuan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Guangyuan,Sichuan,628017)
【Abstract】 The abstract goal discussion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s question,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improves the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In the method analysis literature transfuses blood in blood transfusion response, blood transfusion spread disease, blood quality control bad and so on unsafe factor. The result blood transfusion has many risks. The conclusion blood transfusion worker must operate the convention strictly, takes the positive effective measure, the control transfuses blood the unsafe factor, reduces or eliminates the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 the question.
, 百拇医药
【Keywords】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1输血存在的风险
1.1输血反应患者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导致的任何意外不良反应,称为输血反应,发生率约为1.65%.输血反应可分为溶血性反应、败血性输血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及其他输血反应。
1.2输血传播疾病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是指献血者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输血使受血者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输血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之一。其危险性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1] 。输血后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发生率为2.4~27.6%, 常常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2]。孕妇因输血而致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容易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骨髓移植患者因输血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死亡率很高。疟原虫感染可产生无症状疟原虫携带状态,当输用这些血液时可发生输血后疟疾。近年又发现一些新的与输血安全相关的病毒,如TTV病毒、SEN-V 病毒、新克- 雅氏病毒、SARS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3] 。
, http://www.100md.com
2血液质量管理不完善
有的医疗机构中输血指导准则和质量标准控制网络尚未健全,对输血工作质量控制的力度不够,有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输血管理监督检查的组织亦不健全,缺乏科学客观权威的输血工作质量标准等;输血科工作环节多,如果血源管理不当,献血员体检验血有误,采血过程无菌操作不严,配血发血及输血时粗疏等都会影响输血工作的质量与安全;输血科与临床用血单位尚无快捷有效的信息与反馈系统,不了解输血效果;房屋设施、实验仪器设备比较简陋落后,检测方法和试剂不统一;血源管理、血液质量和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混乱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血液检测手段比较落后,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严重,用血量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职业供血者的比例占50%以上,由于多数献血员缺乏医学和输血知识,异地流动或短期内重复交叉献血现象比较严重,使血液质量难以保证。
3减少输血风险的措施
3.1抓好血液质量管理抓好人员、输血技术、药品器材、仪器设备和时间的管理。抓基础质量首先要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教育纳入单位继续教育之中,要同输血专业理论学习结合机器,讲清对每一袋血都要从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要从质量教育入手,同医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对血液质量的责任感和严重感。
, 百拇医药
3.2从低危人群中发展的无偿献血者和吸引健康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保障研究发现,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合格率为91.16%; 集体组织无偿献血合格率为75.94%; 家庭亲友互助无偿献血合格率为65.84% ,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最高,质量最好。
3.3临床合理用血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术中尽可能避免血液的丢失,防止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开展微创和小切口手术、不用体外循环的冠脉搭桥术等,减少术中出血,尽量少输或不输血。继续积极开展成分输血。
3.4建立健全输血医疗文书输血申请单必须详细填写,方便输血科工作人员了解患者的情况,有时可用来解释患者的某些血清学现象,有利于正确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如有的癌症可暂时引起血型的改变,新生儿由于抗体尚未形成,反定型可能会定不出。输血医疗文书是整个输血过程的真实再现,具有可证明性。
3.5输血前告知输血前告知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对于需输血治疗的患者,经治医师须先以“告知”的形式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用血的必要性和不良反应。告知内容包括:①溶血反应: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两类;②过敏反应:输血后患者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等;③发热反应: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h,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率约为2.9%;④输血传播疾病: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等,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的败血症;⑤签字:患者及亲属不仅有申请同意输血的权利,也有拒绝输血的权利,但如果同意,须在“输血治疗同意书”由患者或家属、经治医师分别签字后施行输血治疗,此同意书归入病案保存。急诊、特殊情况例外。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根据输血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要求输血工作者不仅要严格操作常规,还要把医学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相结合,自觉养成按章办事的约束机制,提高临床的输血质量。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
[2]牛华.HTLV流行病学,遗传学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2):76
[3]高峰.新出现的输血相关病毒[J].全国输血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3:1-3.
(收稿日期:2009.01.07), http://www.100md.com(陈 红)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对策,提高输血质量。方法:分析文献中输血中在的输血反应、输血传播疾病、血液质量管理不善等不安全因素。结果:输血存在着诸多风险。结论输血工作者要严格操作常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输血;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53-01
The abstract goal discussion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s question
CHEN Hong
, http://www.100md.com
(Guangyuan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Guangyuan,Sichuan,628017)
【Abstract】 The abstract goal discussion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s question,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improves the blood transfusion quality. In the method analysis literature transfuses blood in blood transfusion response, blood transfusion spread disease, blood quality control bad and so on unsafe factor. The result blood transfusion has many risks. The conclusion blood transfusion worker must operate the convention strictly, takes the positive effective measure, the control transfuses blood the unsafe factor, reduces or eliminates the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 the question.
, 百拇医药
【Keywords】 Blood transfusion; Existence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1输血存在的风险
1.1输血反应患者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导致的任何意外不良反应,称为输血反应,发生率约为1.65%.输血反应可分为溶血性反应、败血性输血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及其他输血反应。
1.2输血传播疾病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是指献血者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输血使受血者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输血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之一。其危险性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1] 。输血后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发生率为2.4~27.6%, 常常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2]。孕妇因输血而致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容易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骨髓移植患者因输血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死亡率很高。疟原虫感染可产生无症状疟原虫携带状态,当输用这些血液时可发生输血后疟疾。近年又发现一些新的与输血安全相关的病毒,如TTV病毒、SEN-V 病毒、新克- 雅氏病毒、SARS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3] 。
, http://www.100md.com
2血液质量管理不完善
有的医疗机构中输血指导准则和质量标准控制网络尚未健全,对输血工作质量控制的力度不够,有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输血管理监督检查的组织亦不健全,缺乏科学客观权威的输血工作质量标准等;输血科工作环节多,如果血源管理不当,献血员体检验血有误,采血过程无菌操作不严,配血发血及输血时粗疏等都会影响输血工作的质量与安全;输血科与临床用血单位尚无快捷有效的信息与反馈系统,不了解输血效果;房屋设施、实验仪器设备比较简陋落后,检测方法和试剂不统一;血源管理、血液质量和机构建设等方面的混乱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血液检测手段比较落后,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严重,用血量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职业供血者的比例占50%以上,由于多数献血员缺乏医学和输血知识,异地流动或短期内重复交叉献血现象比较严重,使血液质量难以保证。
3减少输血风险的措施
3.1抓好血液质量管理抓好人员、输血技术、药品器材、仪器设备和时间的管理。抓基础质量首先要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教育纳入单位继续教育之中,要同输血专业理论学习结合机器,讲清对每一袋血都要从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要从质量教育入手,同医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对血液质量的责任感和严重感。
, 百拇医药
3.2从低危人群中发展的无偿献血者和吸引健康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保障研究发现,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合格率为91.16%; 集体组织无偿献血合格率为75.94%; 家庭亲友互助无偿献血合格率为65.84% ,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最高,质量最好。
3.3临床合理用血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术中尽可能避免血液的丢失,防止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开展微创和小切口手术、不用体外循环的冠脉搭桥术等,减少术中出血,尽量少输或不输血。继续积极开展成分输血。
3.4建立健全输血医疗文书输血申请单必须详细填写,方便输血科工作人员了解患者的情况,有时可用来解释患者的某些血清学现象,有利于正确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如有的癌症可暂时引起血型的改变,新生儿由于抗体尚未形成,反定型可能会定不出。输血医疗文书是整个输血过程的真实再现,具有可证明性。
3.5输血前告知输血前告知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对于需输血治疗的患者,经治医师须先以“告知”的形式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用血的必要性和不良反应。告知内容包括:①溶血反应: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两类;②过敏反应:输血后患者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等;③发热反应: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h,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率约为2.9%;④输血传播疾病: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等,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的败血症;⑤签字:患者及亲属不仅有申请同意输血的权利,也有拒绝输血的权利,但如果同意,须在“输血治疗同意书”由患者或家属、经治医师分别签字后施行输血治疗,此同意书归入病案保存。急诊、特殊情况例外。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根据输血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要求输血工作者不仅要严格操作常规,还要把医学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相结合,自觉养成按章办事的约束机制,提高临床的输血质量。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
[2]牛华.HTLV流行病学,遗传学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2):76
[3]高峰.新出现的输血相关病毒[J].全国输血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3:1-3.
(收稿日期:2009.01.07), http://www.100md.com(陈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