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610098
从脊柱解剖结构看胸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设计(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第8期
     3 胸椎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途径

    人体脊柱不同节段,形态结构与周围结构不同[2]。所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进针途径有多种选择。颈椎因颈曲凸向前,椎体前器官结构少,可以选择前外侧入路。腰椎前有腹腔,两旁是肌肉,除经椎弓根入路外,还可使用后外侧入路。胸椎因椎体前方有胸腔,两旁有肋骨相连,受限最大,只能经椎弓根或椎弓根旁入路。

    胸椎的椎弓根高度和宽度较腰椎小,其长轴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较小,且向前下方倾斜。无论男女,椎孔的横径与矢径均比腰椎小,中胸段胸椎尤为狭小。椎弓根内侧壁紧邻胸髓。上下缘的切迹有包裹脊神经的硬脊膜鞘附着[2,9]。所以在胸椎行PVP的临床实践中,就选择何种途径及穿刺角度争议较大。

    3.1 经椎弓根途径穿刺 经椎弓根途径穿刺针全程位于椎弓根骨松质内,受骨密质的保护,一般不会损伤周围结构,具有安全、创伤小的优点,尤能避免气胸的发生,被多数医师选择。但受胸椎椎弓根粗细与角度的限制,要保持穿刺针不刺穿椎弓根骨密质,就可能把穿刺针限制在椎体内的侧方,导致穿刺时骨水泥不能超过中线,偏侧分布。为了让骨水泥分布更均匀,可能需要双侧椎弓根入路。这就增加了手术和X线暴露时间,也容易增加椎弓根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