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5年第12期
编号:12762477
温肾扶阳法治疗“肾虚火浮”齿衄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第12期
     【摘要】中医认为齿衄病因为“气”与“火”两端,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从脾、胃、肾入手,“肾虚火浮” 齿衄病机实为肾阳亏虚,阴气偏盛,虚火上浮,治当以温肾扶阳为法,本文主要探讨对“肾虚火浮”齿衄及其温肾扶阳治疗思路的认识,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齿衄;温肾扶阳;肾虚火浮

    【中图分类号】R27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3-0038-01

    1 齿衄的病因病机

    非外伤性从牙缝中或牙龈上渗血,即为齿衄,又称牙龈出血[1]。其病机与脾、胃、肾三者最为相关。《景岳全书》言:“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阳明胃经循经上齿,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故齿衄多从脾、胃、肾论治。《景岳全书·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谟》曰:“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为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