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838764
肝气虚证浅识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第4期
     【摘要】历代医家多认为肝体阴用阳,无虚不可补,少有气虚证,兹从理论与临床角度,结合理论渊源、临床表现,刍议“肝气虚”,并附病案一则,并求教于同道。

    【关键词】肝气虚证;临床治疗;心悸

    【中图分类号】R23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45-02

    历代医家多认为肝体阴用阳,无虚不可补,少有气虚证,但通过整理研究文献资料和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肝气虚证确实存在,现加以探讨。

    1 理论源流

    北宋医学家钱乙在其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曾指出“肝存相火,有泻而无补”,明代著名医学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明确指出“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使得“肝无补法”几乎成为共识,但肝气虚证真的不存在吗?从理论上讲,肝脏与其它脏一样,阴阳气血俱备,且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正所谓“体阴而用阳”,如果肝脏出现了其功用的减弱或降低,可归结为肝气虚的范畴。秦伯未曾在其《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中指出“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的,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的,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正常的肝气和肝阳是肝脏升发和条畅的一种能力,故称作‘用’,病则气逆阳亢,即一般所谓‘肝气’、‘肝阳’证;或表现为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1]。追本溯源,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关于对肝气虚证及其症状的描述,《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素问·方盛衰论》指出“肝气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