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66228
六棱菊和翼齿六棱菊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第5期
     【摘 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我国六棱菊和翼齿六棱菊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这两种植物主要含倍半萜、黄酮、酚酸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菌及保肝等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六棱菊;翼齿六棱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9-0055-04

    Abstract:

    Keywords:

    菊科Campositae六棱菊属Laggera植物约有20余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及亚洲东南部[1]。在我国六棱菊属植物共有3种,其中作为药用并被《中药大辞典》收载的仅两种,即六棱菊Laggera alata(D.Don)Sch.-Bip.ex Oliv.和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DC.)Benth.。这两种六棱菊属植物均以干燥全草入药,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前者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南部和西部各省份,广西习称“六耳棱” [2],其性微温,味苦、辛,能散瘀消肿,通经活络,祛风利湿,拔毒止痛、止血 [3],为广西民间常用药,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闭经,肾炎水肿,感冒发热,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烧烫伤,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等[2-3]。而六棱菊的同属植物翼齿六棱菊则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为云南民间常用药,习称“臭灵丹”,其“味苦、辛、性寒,有毒。阴中之刚也,治风热积毒,脏腑不和。通行十二经络,发散疮痈。治痈疽,疮疖,疥癞,血风癣疮” [4],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腔炎、流感、咽喉炎、支气管炎、疟疾、 疮疖肿毒,外用治疗腮腺炎等[5]。现代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倍半萜类(sesquiterpoids)和黄酮类 (flavonols) 类化合物为六棱菊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物质,而这两类化合物已被证实与抗菌、抗炎、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有关[1]。除此,六棱菊属植物植物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还包括了酚酸(phenolic acid)类、三萜酸(triterpenicacid)类及糖苷类等[6-7]。由于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目前六棱菊属植物已被国内学者所关注。笔者现将我国这两种药用六棱菊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六棱菊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抗炎作用

    在对齿翼六棱菊总黄酮(TLPF) 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中发现[8],TLPF对 3 种急性炎症模型 (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 、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和醋酸导致的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慢性炎症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LPF还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引起的大鼠胸膜炎炎性渗出和白细胞游走,降低血清溶菌酶和丙二醛的水平,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PX) 水平,降低胸膜炎渗出液中总蛋、NO 和前列腺素 E2 (PGE2) 的含量。由此推知,其抗炎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生成 、影响抗氧化系统和抑制溶菌酶释放有关[8]。伍义行等[9]研究表明,六棱菊中提取的总黄酮(LAF)对炎症反应的3个时相亦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TLPF相似。该实验中还发现,LAF对大鼠肾上腺中胆固醇和维生素 C 含量以及肾上腺指数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其抗炎机理可能并不依赖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除黄酮类成分外,六棱菊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亦被发现具有抗炎活性,对模型动物急、慢性炎症均具有明显抑制和抗氧化作用,可降低溶菌酶(LZM)和丙二醛(MDA)水平,增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时亦降低总蛋白、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生成,抗氧化作用及减少溶菌酶释放有关 [10]。除此,有动物实验表明,翼齿六棱菊(臭灵丹)提取物不但具有一定的外周镇痛作用[11],还可明显减少上呼吸道粘液分泌,促进炎症痊愈,减少过多的痰量,延迟动物因呼吸道窒息而死亡的生存时间[12]。赵晓彬等[13]研究显示,LAF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有疗效,可减少大鼠结肠粘膜细胞的凋亡数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AF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上调Bcl-2表达水平,使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有关,该实验结果为LAF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抗病原微生物

    翼齿六棱菊具有抗Ⅰ单纯疱疹病毒(HSV-1)、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作用。抗HSV-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50μg/mL,半数细胞毒浓度(CC50)为 750μg/mL;抗RSV的IC50为15.6μg/mL,CC50为 500μg/mL[14]。王玉涛等[15-16]发现,在预防模式和治疗模式下,臭灵丹对甲H1N1型流感病毒 PR8 株具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31mg/mL,0.73mg/mL,选择指数(SI)分别为 9.90 和 4.21,预防模式下的效果较好。动物体内实验进一步表明,臭灵丹显著降低甲H1N1型流感病毒 FM1株感染小鼠的肺指数 (P<0.05),缓解肺组织病理性炎症,对甲H1N1型流感病毒 FM1 株感染小鼠的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姜晓玲等[17]用狗肾传代 MDCK 细胞培养法观察臭灵丹不同溶剂萃取物抑制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CPE)发现,臭灵丹乙酸乙酯萃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在体外对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及直接的抑制增殖作用。随着对臭灵丹抗病毒作用的深入开展,发现挥发油可能为臭灵丹抗病毒的主要成分,其体外对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无效,但体内有效,提示其抗病毒机制并非抑制毒蛋白,而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对流感病毒的反应而发挥作用[18],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释。肠道病毒71(EV71)易在儿童中爆发感染,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研究发现[19],从翼齿六棱菊中分离得到的两种甲基黄酮具有显著的抗EV71及其他肠道病毒的作用,作用机制为甲基黄酮类化合物直接阻断病毒入侵和灭活病毒,抑制病毒RNA的复制。这一发现为新的抗EV71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先导作用。, http://www.100md.com(蒋霞何成章黄银妹刘华钢)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