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66128
陈莹教授分期论治痛经经验总结(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第5期
     3 分期论治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经期及经行前后人体气血阴阳呈现规律性变化。①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呈现“重阳转阴”特征;②经后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特征,渐至“重阴”;③经间期: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精化生阳气,是种子的最佳时期;④经前期: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充盈。

    根据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阴阳转化、消长规律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陈莹主任医师主张脾肾阳虚血瘀型痛经应分期而治。经前期宜标本同治,温补脾肾,活血化瘀;经期宜治标为主,活血化瘀,使胞宫、冲任通畅,通则不痛;经后期宜治本为主,温脾肾之阳,使胞宫、冲任气血充盛,荣则不痛。故经前1周至经期2d口服自拟经痛汤,经后予温补脾肾之方药,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疗效明显。

    4 经痛汤

    4.1 组方特色 药物组成:白术15g,白芍30g,牛膝10g,炙甘草10g,延胡索20g,柴胡10g,巴戟天15g,菟丝子25g,川楝子15g,荔枝核25g,益母草15g,蒲黄15g,没药15g,桂枝15g,鹿角霜15g,五灵脂15g。方中鹿角霜、巴戟天、菟丝子为补肾助阳要药,其中鹿角霜味咸性温,补而不滋腻,尤擅于治疗妇女子宫虚冷[8];白芍敛阴益营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