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64028
中国传统哲学“顺势思维”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第6期
     【摘要】顺势思维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特征之一。“治未病”学说具有中医学的原创特色和优势,深受中国传统哲學的影响,并在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顺势思维的特点。

    【关键词】顺势思维;治未病;体质

    【中图分类号】R2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1-0012-03

    顺势思维,指在观察分析与研究处理问题时,采用遵照与顺应自然的趋势及事物的时序变化因素的手段与方法。可见人们在决策、行事时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善时蓄势的信念,则更易于实现成物成己、正己正人。正如吕思勉先生指出的“古代哲学,最尊崇自然力。既尊崇自然力,则只有随顺,不能抵抗[1]”。受惠于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医学,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顺势思维”的内涵特质。

    1中国传统哲学顺势思维的特点及体现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在农耕文明的实践中,认识到惟有自身行为合乎天道,顺应自然,尊重顺应客观规律,方能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因此,中国古代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习惯从人与天地相参,奉天承运,应天顺人角度出发,形成因循天道,尊道贵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思想和理念。缘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影响,春秋末期范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具有遵循、顺应之意的“因”的概念。其曰:“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