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8年第8期
编号:13307046
当归四逆汤的妇科临床运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第8期
     2.6 外阴白色病变、黄褐斑 肝藏血,其脉绕阴器;肾主藏精,为生殖之本,开窍于二阴;脾主肌肉,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肝肾阴虚,则精亏血少,血虚化燥,或脾肾阳虚,则寒邪内生,湿浊下注。二者可致阴部肌肉失于濡养,或阴部肌肤失于温煦而发为本病。常因气血不足、肝脾失调而致经脉失养,或因脾运失司,湿浊下注,侵蚀肌肤所致。可出现阴部瘙痒,带下量多清稀,腰酸腹痛,多为不足之象。当归四逆汤养血润燥,温通经脉,散寒化湿,祛风止痒使气血得以恢复,经脉通利,湿浊渐化。临证运用:外阴白色病变,当归四逆汤加乌梢蛇10g,僵蚕10g,炒艾叶10g,薏苡仁30g,佩兰10g,刺蒺藜10g,皂刺10g;黄褐斑,当归四逆汤加黄芪15g,刺蒺藜15g,皂角刺15g,蝉蜕10g,白芷10g,薏苡仁30g。

    2.7 不孕症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肾气旺盛,冲任二脉通盛,生殖之精成熟,阴阳和,两精相搏而有子。姚氏妇科认为气血是女子月经、胎孕、哺乳的物质基础,与脾的生化、运行、输布和统摄密切相关。脾运不足,后天生化无源,肝不藏血,无以疏泄,不能灌渗冲任血海,则肾精不足,难以摄胎成孕。不孕症以虚为主,常见虚中夹实,以气血、冲任不足为虚,夹杂血瘀、气滞、痰瘀、寒湿。当归四逆汤养血通络,温化痰湿,临证以虚为主者加黄芪15 g,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0g,杭芍10 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茺蔚子15g;以实证为主,表现为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者加橘络10g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