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医学英译的探讨(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手法医学的发展、英译现状、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通过构建手法医学语料库统一手法医学英译标准的思路,以期为手法医学英译研究和书籍翻译等提供平台,从而更好地进行中医药对外传播。
【关键词】 手法医学;英译;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3-0013-04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 thought that standardiz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nual medicine through constructing manual medicine corpus is put forward. The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the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book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nual medicine, so as to sp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world.
Keywords: Manual Medicine; English Translation; corpus
手法医学是研究手法在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和康复保健中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的一门医学学科,以其无创、疗效显著、施术安全等优势而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手法医学是中医疗法的瑰宝,更是中医学中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对手法医学的发展、英译现状、英译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探讨,目前中医药在国际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手法医学具有无创、施术安全、疗效显著的特点,对医者而言,操作限制较小,便与教学;对患者而言,风險低,痛苦少;对学习者而言,清晰直观,容易理解。为了推动手法医学在海外的推广,筑起医者与患者,操作者与学习者沟通无间的桥梁,更有必要做好手法医学的英译工作。以期弘扬和传播手法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更好地促进中医对外传播。
1 手法医学的发展及英译现状
手法医学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秦汉时期,随着中医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中医骨伤和推拿学的基本理论也初步形成了。《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按摩”一词,探讨了手法治疗的原理。《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辨证论治理论,对手法医学有指导意义。晋唐时期,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诊疗骨伤、脱位的手法。这一时期推拿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及欧洲。从明代开始,古代的按摩被改称为推拿。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把骨伤科手法归纳为正骨八法,即“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董俭等[1]在对1991~2015年国内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现状进行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后发现,虽然2000年以来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有关手法医学的英译研究较少。李金学等[2]通过对明清至2004年来的中医骨伤推拿著作及国内外主要医学辞典进行检索,发现涉及骨伤推拿手法名的内容零散,手法种类极多,但相关英译很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在2007年分别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 Pacific Region[3]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4]。此外还有韦贵康主编《脊柱相关疾病》,蒋基昌等所译《Spine-Related Diseases》Golden Peach Publishing,2006年英文版在美国出版;韦贵康,石印玉《中医骨伤科治疗手法图解(汉英对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张义胜《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推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常小荣等《图解中医推拿技法(中英文对照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等骨伤推拿双语图书或教材。而至今手法医学的英译并未做到统一,如“摩法”有stroking manipulation以及rubbing manipulation,“搓法”有rubbing manipulation,foulage manipulation等多种译名[5]。
2 手法医学英译的原则
谢竹藩[6]说:“最艰巨的工作在于名词术语的英译对应词。目前的情况是多数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对应词的英译并非阙如,而是译法多种多样,缺乏标准英译。”如今手法医学英译并非不足,而是缺乏统一标准的翻译原则,导致翻译杂乱现象的出现。翻译的问题首先是原则的问题,其次才是词汇的问题。手法医学英译规范工作,离不开翻译原则的指导[7]。译者在明确的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指导下,可推动手法医学的英译进一步规范而统一。
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同样也能作为中医术语翻译工作的指导原则。“信”,即“信义不倍(背)”,要准确理解中医术语的含义,忠实于原文。例如,在翻译术语“五不女”时,要明确其所指为女性先天生理缺陷和畸形所致的不孕,可译为Five types of female sterility due to congenital factors,只有准确把握原词的确切内涵,才能真实的再现原文信息[8]。“达”,即在准确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译文通顺。例如,将“金实不鸣”译作hoarseness or aphasia caused by pathogenically muffled lung,不拘于原文意思,大胆释义,并准确地传达了“金实不鸣”表达的中医病机[9]。“雅”,即追求行文漂亮,注意文字修饰。例如,“阴盛格阳”意为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可译为exuberant yin repelling yang[10],exuberant译出了阴盘踞于内、阳为阴所格拒的原因,repel能贴近“格”的本意,使译文更形象贴切,可谓“神似”、“化境”[11]。, http://www.100md.com(李琳 文娟 梁舒佩)
【关键词】 手法医学;英译;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3-0013-04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 thought that standardiz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nual medicine through constructing manual medicine corpus is put forward. The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the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book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anual medicine, so as to sp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world.
Keywords: Manual Medicine; English Translation; corpus
手法医学是研究手法在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和康复保健中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的一门医学学科,以其无创、疗效显著、施术安全等优势而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手法医学是中医疗法的瑰宝,更是中医学中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对手法医学的发展、英译现状、英译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探讨,目前中医药在国际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手法医学具有无创、施术安全、疗效显著的特点,对医者而言,操作限制较小,便与教学;对患者而言,风險低,痛苦少;对学习者而言,清晰直观,容易理解。为了推动手法医学在海外的推广,筑起医者与患者,操作者与学习者沟通无间的桥梁,更有必要做好手法医学的英译工作。以期弘扬和传播手法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更好地促进中医对外传播。
1 手法医学的发展及英译现状
手法医学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秦汉时期,随着中医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中医骨伤和推拿学的基本理论也初步形成了。《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按摩”一词,探讨了手法治疗的原理。《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辨证论治理论,对手法医学有指导意义。晋唐时期,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诊疗骨伤、脱位的手法。这一时期推拿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及欧洲。从明代开始,古代的按摩被改称为推拿。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把骨伤科手法归纳为正骨八法,即“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董俭等[1]在对1991~2015年国内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现状进行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后发现,虽然2000年以来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有关手法医学的英译研究较少。李金学等[2]通过对明清至2004年来的中医骨伤推拿著作及国内外主要医学辞典进行检索,发现涉及骨伤推拿手法名的内容零散,手法种类极多,但相关英译很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在2007年分别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 Pacific Region[3]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4]。此外还有韦贵康主编《脊柱相关疾病》,蒋基昌等所译《Spine-Related Diseases》Golden Peach Publishing,2006年英文版在美国出版;韦贵康,石印玉《中医骨伤科治疗手法图解(汉英对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张义胜《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推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常小荣等《图解中医推拿技法(中英文对照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等骨伤推拿双语图书或教材。而至今手法医学的英译并未做到统一,如“摩法”有stroking manipulation以及rubbing manipulation,“搓法”有rubbing manipulation,foulage manipulation等多种译名[5]。
2 手法医学英译的原则
谢竹藩[6]说:“最艰巨的工作在于名词术语的英译对应词。目前的情况是多数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对应词的英译并非阙如,而是译法多种多样,缺乏标准英译。”如今手法医学英译并非不足,而是缺乏统一标准的翻译原则,导致翻译杂乱现象的出现。翻译的问题首先是原则的问题,其次才是词汇的问题。手法医学英译规范工作,离不开翻译原则的指导[7]。译者在明确的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指导下,可推动手法医学的英译进一步规范而统一。
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同样也能作为中医术语翻译工作的指导原则。“信”,即“信义不倍(背)”,要准确理解中医术语的含义,忠实于原文。例如,在翻译术语“五不女”时,要明确其所指为女性先天生理缺陷和畸形所致的不孕,可译为Five types of female sterility due to congenital factors,只有准确把握原词的确切内涵,才能真实的再现原文信息[8]。“达”,即在准确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译文通顺。例如,将“金实不鸣”译作hoarseness or aphasia caused by pathogenically muffled lung,不拘于原文意思,大胆释义,并准确地传达了“金实不鸣”表达的中医病机[9]。“雅”,即追求行文漂亮,注意文字修饰。例如,“阴盛格阳”意为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可译为exuberant yin repelling yang[10],exuberant译出了阴盘踞于内、阳为阴所格拒的原因,repel能贴近“格”的本意,使译文更形象贴切,可谓“神似”、“化境”[11]。, http://www.100md.com(李琳 文娟 梁舒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