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425480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5期
     《内经》强调人体形体与精神的辨证统一性,它认为精神无法离开形体而存在,必须要依附于形体之上,但人的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视),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2]25。《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2]54。

    1.3调神以治形的心理治疗理论“调神以治形”指通过让患者心理或精神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医者的治疗,最终达到梳理其五脏六腑,调节其气机,从而治愈疾病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方法。中医用一个完整的调控系统来形容人体是一部可以自我控制、自我修复、调节和防御的机制。它认为只有当人体精神安定、心境愉悦和情绪积极的时候,这个调控系统才可以正常运行,否则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病患。正如《素问·痹论》所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1]176。

    此处的调神不仅指医者定神也含有帮患者调神的含义。《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真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