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49745
加味下气汤辅助治疗中虚气滞型胃食管反流病60例临床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12期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在胃脘胀痛、大便溏稀、嗳气反酸、咽异感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在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等生活质量项目评分方面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兩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对照组出现2例口干、1例头晕,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3/60);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7%(1/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不良反应未对本实验造成任何影响,且都于发生后1日内自行缓解。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类疾病,发病原因较多,病情难愈,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困扰。祖国医学中并没有关于“胃食管反流”的相关记载[10],经查阅文献发现,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噫醋候》中定义该病为“噫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之为“咽酸”;《太平圣惠方》表示为“醋咽”;吴勉学在《河问六书》记作“中酸”;《素问》则记载为“吐酸”;唐守元在《医林绳墨》中称为“吞酸”;明清之后医家多将该病归属于中医学“嘈杂”范畴;而在《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