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运动保健 > 太极拳
编号:11071116
太极拳的“敬”界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健身科学》 2005年第8期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古代传统养生健身的方法之一。它既不是体操,也不是柔道,更不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芭蕾”。它博大精深的功理以道、儒、理、易哲学理论为支柱,以养生、气功、中医、武术等领域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基础,融通于军事学、人文学等领域,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使中国的太极拳走向世界,造福于人民。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一方面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习练太极拳的健身养生效果如何,取决于个人的思想修养和良好的心态。

    历代太极拳名家不仅拳艺让世人称誉,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修养更值得后人学习和追随。“杨氏拳,陈家传”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陈家,还是杨家都缘于“敬”。“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在杨氏五字诀中也谈到了“信、敬、耐、虚”。诸子百家对“敬”也都有论述。“敬”不仅对学拳而言十分重要,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品格、气质的标准。

    敬师、敬友、敬道是武德修炼的首位,武德的修行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太极拳名家和各门派传人都是宝贵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和传播者,他们愿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后人,让这灿烂的文化发扬光大。例如:老师讲课、做示范,学生要认真听、仔细看,把老师对太极拳的理解、看法记在心里。用心去感悟太极拳的深刻内涵。你的成功,不在于拿了多少奖牌,而在于是否真正达到了养生健身的目的。这样的学生不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是尊师重道的楷模。

    养生,要先学会敬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永恒的敬重。人生充满了变数,看一个人修炼的层次,不仅要看他的资质、毅力,更要看他的德行。有的人为比赛拿名次而急功近利,其目的则远离了养生健身,这种行为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和不敬。所以我建议:去外地比赛,旅游第一,比赛第二;在本地,养生第一,功夫第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与大然的四季万物和谐统一,才是习武之人真正要修炼的心态。

    在一个人身上如果没有贫富贵贱得失荣辱这几个字,我还是我,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大道。练太极拳就是自己的自然,这种自然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平心静气,颐养功夫这就是“净”。人到无求品自高嘛!称赞别人的善行,自己也有善行,不必嫉妒别人。指责别人的过失,自己也有过失,不要诋毁别人。这敬友之中也涵盖了从不动中春吐万物的气概。“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才是真”的崇高境界。用生命的感悟,解说人间的瞬间:

    道德:人生大道,为人正直尊贵。

    武德:尊师重道,德厚艺高。

    口德: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习武之人必须注重养生,无论是推手还是技击,其目的都应该是一种相互和谐,不伤害对方,点到为止。心里平静,才能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养生是大道,是“体”,是目的,是内在因素。拳架是小道,是“用”,是手段,是外在因素。练养结合,内外兼修,神气合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有了“敬”的道德修养,还有一个“静”的境界修养。心静才有悟性,有悟性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静空,有静空才能舍骄从谦,舍浮躁趋平和。生活中处处要舍,舍干扰求静空,这就是平淡之中的充实。

    静是习练太极拳的特点之一。静包括周围环境和场所的安静、洁净。身静,是指人的四肢乃至全身经络的放松。形体松柔、圆活平静、定静、虚静、灵静是太极拳修炼者调身、调心入静的层次和境界。只有身静体松,才能做到速度均匀、步法相应地像猫迈步那样轻灵。心静则是习练太极拳的高境界。吴式太极拳传人吴英华、马岳梁在《正宗吴式太极拳》一书中说:“衡量‘静’的标准,在于呼吸平稳深长,动作轻灵贯串,身舒意展自然。呼吸平稳深长,就能气沉丹田,是身静;动作轻灵贯串,是心静;身舒意展自然,是意静,这三个静以意静为最高阶段。”只有心静才能做到“用意不用力”,使运动像抽丝那样安静。动静是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动静在心,分合在形。初练太极拳时,只会练外三合,而不会用内三合。太极拳是以敬直内,敬者则心静。“尊敬别人才能心静神定,体松自然,气息绵沉,才能显示出太极拳神韵的宁静,含蓄优雅的气质。, 百拇医药(李承祥)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运动保健 > 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