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探秘(2)
去芜存精 继承发展
养生之道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滚滚江水永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达,知识的积累,养生之道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人们在实践中学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的养生学,逐步克服时代的局限性,在科学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芜存精,使各种养生法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使之显示出特有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从“导补术”到“保健品” 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合乎人体营养的饮食,是延长人类生命的基本条件,这一点,早已被古人所意识。明代116岁的无暇和尚在26岁时就到了九华山,在山上的一个天然岩洞中穴居修行。他长期采集黄精、党参及野果等,每日蒸晒三次,仅在清晨食用一餐,作为“导补”,以饱终日。无暇和尚在山上的条件甚为艰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48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健身科学》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