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66036
主动“排污”五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健身科学》 2007年第6期
     人体含有多种污染物,这是美国科学家新近敲响的警钟。一位叫做戴维斯·巴尔茨的美国人,接受了一种称为“生物监控”的体格检查,结果触目惊心:身体里含有杀虫剂、阻燃剂和其它多种肮脏的合成化学物。而戴维斯·巴尔茨一日三餐都是有机食品,一直以“健康生活”为座右铭,可体内仍旧测出了如此名目繁多的有害物,何况生活随意的“芸芸众生”呢?看来,污染之害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行动起来对付污染已是刻不容缓的养生课题了。

    污染——百病之源

    我们为什么会得病?而且得病的几率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而升高?原因固然很多,但污染物之害肯定难辞其咎。有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为证:

    先说水污染,人类80%的疾病和30%的死亡率与污染水有关,全球大约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傍上各种疾病。

    再说空气污染,可使儿童肺炎、成人支气管炎、肺气肿(简称慢阻肺)以及肺癌的发病率增加1倍,全世界每年200万例肺炎死亡者中约90多万,270多万例慢阻肺死亡者中约70多万,100多万例肺癌死亡者中约15万,都是空气污染造的孽。可见将污染列为百病之源,绝非夸张之词。

    污染物潜入人体以后,其毒性、浓度和人体的个体差异、污染时间的长短,造成的危害都不一样,科学家将其分为三种:

    第一种,急性危害。指人一次性摄入大量毒性较强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症状。最典型的莫过于家庭燃煤或使用煤气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等事故发生。

    第二种,慢性危害。指人体连续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中,摄入数量不多、危害程度不明显的污染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