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00305
我为什么要写《祛病健身六字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健身科学》 2007年第9期
     记得2002年春天,南京日报记者采访我时,问我:“您老已经70多岁了,还是为了群众不知疲倦地做好事,身体还是这样好,请问有什么诀窍和体会?”有不少朋友也是要求我介绍这方面的体会。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一句话:心态平衡加锻炼。

    由于我在退休前,长期担任工会工作,在群众工作中,对心态平衡有很深的体会。无论哪一个人在家庭、单位、社会上,都会经常碰到一些矛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宽以待人,不要得理不让人。碰到一些问题,要尽量尽快想开摆脱,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中医学特别强调畅达情志。怒伤肝,悲伤肺,喜伤心,恐伤肾,忧伤脾。相反,心平则气和,心宽则体健。心态始终保持平静,有利健康。

    我认为人活得要有意义,人活着的时候,就要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实事好事,要与人为善,多做奉献。每当为群众做了好事或帮助别人解决了一个困难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愉快,群众高兴了,我也高兴了。

    开心是健康的源泉。经常有这样愉快的心情加上锻炼,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在写此书的时候,有些朋友来到我家,当看到有近百本书和杂志放在我面前的时候,他们感慨地说:“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您老已70多岁了,还日夜在写书,太辛苦了。”我想孙思邈100岁完成医学巨著《备急千金要方》,我才70多岁,应该做点事情。至于苦,苦中有乐。当我翻阅到我所需要的资料的时候,心情无比的喜悦。当我写出有价值文章的时候,又是很开心。因为我在想,假如读者能看到我此时此刻的文章,定会分享到我成功的喜悦,按此习练下去,他们定会祛病健身、益寿延年,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希望习练“祛病健身六字诀”的朋友们,人人献爱心,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 http://www.100md.com
    “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配以动作导引的传统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法。其历史久远,流传广泛。春秋时期有“二字诀”,后来逐步发展为“六字诀”。每个朝代的佛家、道家、医家、养生家都视为珍宝。建国后期,在社会上流传的“六字诀”有十多种之多。我在60年代初,患胃病时,曾经学过“六字诀”治病,但因工作忙,没有坚持下来,病情时有反复,直到1989年退休前积劳成疾,患有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关节炎、失眠等病症,常年中西药不断,曾多次住院。十多年来,坚持习练六字诀,身体逐步好转。到现在身体都很好,基本上不吃药。我已70多岁了,别人说我才60多岁。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我将练功的体会写了一篇“六字诀治百病”的文章,被《现代养生》杂志于2003年12期刊载,后我接到许多读者的来信来电和来访,说此文写得很好,但看得不过瘾,建议我再写得细一点。因此,我感觉到肩上的重任。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定要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为了对读者负责,我先后到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南京古籍图书馆查阅资料,写出了《祛病健身六字诀》初稿。我的好友,著名足疗专家、原江苏武警少校军医王城生先生阅过文稿之后,来信说:“如此高质量的文章如若束之高阁,实为憾事。”为此,我专门召开了本功法研讨会,邀请了医学家、养生家等十多人参加。他们首先一致肯定了本功法博采了众家之长,在十几年实践的基础上,有很大创新,有较好的养生价值,并提出了宝贵建议。参加习练的群众认为,此功法易学易练,动作优美大方,不出偏,气感强,效果好。

    最近,走访了我处退休的几位病人,看到他们在病床上的痛苦情形,心里的确很难受。他们既深受病痛的折磨,同时又为高昂的医药费发愁。有一个病人冠状动脉狭窄,装一个支架3.5万元,医生要他装两个,因没有钱只装一个。另一位退休职工装了两个支架7.5万元,因为只能报销一部分,所以到处借钱。有的退休职工看到这种情形时说:“要是我得了这种病,怎么办?”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就是怕生病,怕生大病。有的患者对我说:“我们要向全民健身运动要健康……”这就是我夜以继日地写书的真实原因。, 百拇医药(王正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