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09年第10期
编号:11825040
罗素谈幸福之路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健身科学》 2009年第10期
     罗素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罗素曾经坦言,他的非哲学的通俗著作是以遭受世界苦难现状的普通人的身份写的,他谋求的乃是改善世界的生存状况,表达出世人谋求自由与幸福的心声。罗素一生中哲学观曾几度改变,但他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信念却始终如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快乐时光。”

    《幸福之路》被视为罗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拥有广泛的读者,浅显易懂,饶有趣味,被视为人类获得幸福的指南与向导,人类心灵避免致命伤害的盔甲与保障。在此书中,作者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上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类不幸的源泉和幸福的来源,抽象出普遍适应的获取幸福的原则,让你感到亲切和信服。罗素在书中所提供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的结果,所提供的获得幸福的小窍门也是通过他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

    一、什么使人不幸?

    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

    罗素在书中提到,他在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厌倦尘世。青春期的罗素一直在自杀的道路上徘徊,“我之所以终于没有自尽,只是因为想多学些数学”,罗素说。应该是求知欲拯救了他,罗素不仅没有自我了断,而且彻底逆转了悲观厌世的趋势,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对生活更加热爱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已经发现了我最想得到的东西,而且慢慢地得到了其中的一大部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成功地放弃了某些向往的目标——例如关于事物的不容置疑的知识的获得——因为实际上不可能得到它们。但是,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