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82600
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更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健身科学》 2010年第6期
     太极拳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武术中的一门博大精深的拳种,它本身是中国文化在武术上的表现,也就是“天人合一”,身体力行的突出表现,它蕴藏着养生与技击的双重意义。

    太极拳是内家拳,全凭心意用功夫。即使是预备式,也要用心去体悟,方可入境。一些人光会划套套,学了一套又一套,只求多,不求精,根本不知拳理,到晨练场就进入练拳的状态,练完拳之后浑身有不舒服的感觉,基本功桩功也不去练,练完之后腰腿有酸疼的感觉。

    从1991年随李承祥老师学习太极拳之后,我悟出光学得拳架不行,必须有基本功的训练,再加上名师指点,学习拳理知识,以及自身努力,才能练好太极拳。

    一 怎祥做好预备式?

    太极拳是身心双修、动静相兼的功夫。要求在静的条件下进行运动。预备式首要目的是人静,排除一切杂念,使头脑安静下来,一切顺其自然,只有把预备式做好,才能全身放松,身体觉得发热,有无比舒服感。要恭恭敬敬地做,存恭敬之心,便可产生敬意,有了这个“敬”才能达到“入静”。
, http://www.100md.com
    骨节、全身放松是身心的松静和体态的舒展。松是各式太极拳的共同要求。练太极拳时,要能做到周身无一处僵硬、用力、紧张。大脑安静,无思无虑,呼吸均匀,内外都要达到高标准的松。不论屈膝或站立,都不能用力把关节合拢、肌肉绷紧。放松是自然舒张,在动作时有轻轻的、慢慢的含义。所谓“松静”就是周身通体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平静、舒展、安详地垂直立于地面之上。放松是让活动的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量,是让肌肉自然舒张,放松后能够使血管扩张,还能打开毛细血管,使周身的血液流动畅通,神经末梢活跃起来,体肤感觉灵敏,就能进入高阶段。所以练太极拳放松意念是关键。

    二 练起势如何做到手走弧形?

    太极拳是圆的运动,也是太极拳的五大特点(松、柔、圆、缓、匀)之一。太极拳的体(拳架)和用(功能)都在讲一个圆字,因为圆的运动能使动作缓慢柔和,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贯穿着“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又如“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的原理。
, http://www.100md.com
    从其独特的技法上讲,将直来之力以圆相接成切线而化解,免遭打击。然后采用粘、随、惯性或发劲使对方被我所制。因此,练拳时上肢的运动轨迹多为圆弧形(整圆、半圆、立圆、平圆、斜圆)或弧线和螺旋形(外旋、内旋)。在做起势时,两手臂向前向上举至与肩同高。其两手的运动轨迹呈圆弧形。两手下按时,屈膝下蹲,尾间中正安舒,意念在两手之间,气沉丹田。松肩松胯,两臂肘微松下垂,下按,犹如两手下按一块在水里漂浮的木板,按也按不下去的感觉,就是内劲。

    三 起势两臂要旋转

    两手在上行和下行作斜椭圆运动的同时,两手臂要不断旋转,犹如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本身还在不停地自转。作用如下:(1)其手臂旋转,像绞毛巾那样,使气血运行贯注到指梢,待练到一定阶段,指腹间会产生发麻、胀鼓、发热或气血向外放射的感觉,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可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2)一旦有了气血运行感,则拳味醇厚,也可提高练拳的兴趣。(3)增加了手臂肌肉和关节的锻炼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旋臂会产生质量越来越高的螺旋劲。

    太极拳的哲理深奥,还须在今后练拳的过程中潜心学习,深刻体会,变会收到更大的效益。, http://www.100md.com(王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