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0年第4期
编号:11070120
按摩、刺血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http://www.100md.com 2000年4月1日 《按摩与导引》 2000年第4期
     北京卫戍区门诊部 (100740)

    山东省莱芜市医院 (271100)

    关键词 头痛,血管神经性 按摩治疗 刺血治疗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且易复发,笔者用按摩、刺血方法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其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16~53岁;病程3个月~21年。

    2 治疗方法

    2.1 刺血方法 患者坐位,用41/2#消毒注射针头,在印堂穴向下斜刺,并将针尖按压在额骨上,使针感传导至鼻尖部,2分钟后出针,放血3~5滴,再在两耳尖各放血5~7滴,隔日治疗1次。

    2.2 按摩方法

    2.2.1 患者仍取坐位,用拇指点印堂穴1分钟,再沿督脉向后推按,并点其经穴位。

    2.2.2 额前分推法:双手拇指自前额正中向两侧分推12遍,点按攒竹、鱼腰、太阳、头维、率谷等穴,其余四指分别置于头颅两侧。

    2.2.3 五指拿推法:一手置于患者枕部,另手五指稍分开,自然屈曲,指尖着力各对准一经(督脉、膀胱经(右、右)、胆经(左、右),自前额向后拿推15遍;再由双侧太阳穴始,经颞部分推至风池穴处各15遍。

    2.2.4 颈背部用推拿、揉按手法治疗6~8分钟,点按风池、肩井、曲池、合谷等穴。

    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痊愈为头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为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为经治疗2个疗程后,头痛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48例患者,痊愈32例,占667%;有效16例,占333%;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35岁,干部。初诊日期:1999年4月20日。主诉:左侧头部胀痛,伴头晕、心烦、眠差1天。患者于昨日生气后出现头痛,自服去痛片3片,未能缓解,既往有"血管神经性头痛"病史5年余,时有发作。查:T367℃,BP130/85mmHg,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按上述方法治疗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2次后疼痛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治疗1个疗程。嘱患者调畅情志,避免过度劳累,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与内分泌功能障碍、变态反应或组织胺过敏等因素有关。属于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的范畴,主要由肝气郁结、化风化火、循肝胆经上扰所致,病久入络,血络闭阻不通,不通则痛。头颈部按摩具有平肝潜阳、舒筋活络、散瘀止痛的功效;刺络放血能祛瘀通络,疏风泄热。现代研究认为:头颈部按摩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脑血流量显著增加,亦可使血液和脑脊液中内腓肽(END)升高,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浓度升高,血中5-HT浓度下降;刺血可改善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共同达到止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雪军,府强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刘星,王欢百病放血疗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百拇医药(徐立玉 屈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