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即时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方向捏脊的即时降压效应,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捏脊选择正确方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向)上捏和(向)下捏脊组。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10分钟、3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上捏组和下逆纽自身前后对照,两组的收缩压及脉压差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舒张压和心率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所有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10分钟和30分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捏脊疗法有肯定的即时降压作用,但主要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随之下降);捏脊方向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捏脊 方向 高血压 效应
捏脊疗法是中国传统的推拿方法。其法最早见于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原文为“使病人伏卧,……。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因其法具有较好的补益脾胃、消导积滞,以及调理阴阳、气血等综合效应,因而,自葛氏介绍之后,就被广泛运用并代代相传直至今天(其发明约在公元340-360年之间)。纵观其操作,不论文献,还是民间实际运用,其捏脊的方向总是从龟尾至顶(大椎),即从下至上。所以,当读到张炳华的文章,发现其竟然从上向下,即逆向捏脊治疗高血压时颇感意外。为弄清不同方向捏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