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0年第36期
编号:11989191
原发性心包胸腺瘤1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2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36期
     摘要:原发性心包腔内胸腺肿瘤颇为罕见。本例于术中特别注意探查了心包外前纵膈内组织结构均未发现异常,故考虑为原发性心包腔内胸腺肿瘤。

    关键词:原发性 心包胸腺瘤

    Primary pericardium thymoma 1 example

    Li MeijieLiu Guixin

    Abstract:In the primary pericardiac cavity the thymus tumor is quite rare.This example paid attention specially in the technique investigates outside the pericardium front in the vertical diaphragm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iscovery not to be unusual,therefore considered for the primary pericardiac cavity in the thymus tumor.
, 百拇医药
    Keywords:Primary Pericardium thymoma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207-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因心慌、胸闷5个月、加重一个月,于2006年8月4日入院。体检:T37.4摄氏度,P92次/分,R28次/分,BP12/9.33kPa,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急性病容,半卧位,气喘,轻度紫绀。全身浅表淋巴结及甲状腺均无增大。气管居中,双侧颈静脉、头部及胸壁浅表静脉充盈。胸廓呼吸活动度增强。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以左侧为著。双肺呼吸音响亮,可闻及哮鸣音。HR92次/分,律齐,偶发早搏,心音低钝、遥远,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肝脏右肋缘下3cm,肝颈静脉反流征(+),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脉搏细弱,奇脉。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40mm/h。胸部X线检查:心脏呈烧瓶状显著扩大,搏动弱,心底部增宽,C/T=0.69。两侧胸腔积液。CT扫描:主、肺动脉根部前壁有一高密度实质性肿物,向心包腔内生长,8cm×10cm大小,多分叶,CT值为40Hu,心包大量积液及两侧胸腔积液。心脏B超检查所见同CT,心内结构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低电压,偶发室性早搏。入院后3次心包穿刺均抽出深咖啡色、无沉渣、不凝液体达1400毫升,离心后病理涂片找到肿瘤细胞。其生化检查:比重1.030,蛋白定性试验(+),定量达45克,细胞计数为10.110×109 /L临床诊断:心包恶性肿瘤,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征。同年8月14日手术。术中探查心包外前纵膈内结构正常。心包腔内深咖啡色积液600毫升,有脱落的坏死肿瘤组织碎屑。主、肺动脉根部前壁心包返褶处有一8cm×10cm大小的菜花状肿物,质脆,易碎,多分叶,表面有坏死液化小灶,血运丰富,触之易出血。其切面呈鱼肌状,颜色为白、黄。有丰富的纤维组织小梁分隔的小叶区。肿瘤向心包腔内生长,并与两大动脉根部、右室流出道、部分右心房前壁及相应部位的壁层心包浸润,局部心包增厚至0.5-1.0cm,并有数个散在的结节状转移灶。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及右室流出道。共切除肿瘤组织重达210克。术后痊愈出院。病理诊断:恶性胸腺瘤,混合细胞型。术后一个月又接受直线加速器局部放疗,累计总量达50Gy/5W,随访至今已经4年零两个月,无复发征象。

    2 讨论

    原发性心包腔内胸腺肿瘤颇为罕见。本例于术中特别注意探查了心包外前纵膈内组织结构均未发现异常,故考虑为原发性心包腔内胸腺肿瘤。本例的临床特点为:①心慌、胸闷、胸痛,并逐渐加重;②陈旧性心包积血,具有典型的心包填塞表现;③影像学检查显示心包腔内肿物。本病术前较难确诊。X线胸片、纵膈体层摄影、CT扫描以及超声检查等可确定病变部位,病理学检查能明确病变性质。临床诊断中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结核性心包炎、心肌病以及转移性癌性心包炎等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对放射性治疗也较敏感。手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可巩固手术效果。, 百拇医药(李美杰 刘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