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的病因及预防问题的探讨
第1页 |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79-01
血栓指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止血栓子。尽管生理的止血栓与病理的血栓在形成机制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原因和后果却大相径庭。生理止血功能异常包括两方面:止血功能低下常导致出血倾向,止血功能亢进则导致血栓形成。据专家研究统计,前者与后者在临床出现的频率约为1∶2,表明血栓形成是一个较出血倾向更为常见而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血栓栓塞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与致残率亦高。血栓性疾病一旦发生,治疗相当困难,大多是缓解症状而非治愈,所以预防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谈到预防就要明确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从这些环节入手,使血栓病得到根本控制。
1 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1.1 发病机制。
1.1.1 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内皮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如各种原因使其受损,内皮下胶原纤维的暴露,致使血小板与凝血因子活化,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1.1.2 血流变化。血流淤滞与涡流均可导致血栓。
1.1.3 血液成份的改变。除血液中各类有形成份增高外,血液成份的改变主要涉及的是凝血因子改变与血小板的数量增多及功能亢进。
1.2 危险因素。仅述及生活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8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