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
1.2.3 术后护理。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的转归情况,接触患者术后的思想顾虑。同时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释术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心理状态评定。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100%。采用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2]进行心理状态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的处理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包括主动服务、态度热情、心理支持、关爱患者、健康教育及技术操作等方面及总体服务评价。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100%,对照组为83.0%(49/59),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59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3例,出血6例,而对照组术后出现伤口感染8例,出血19例。两组SAS、SDS评分比较见表2.由表2分析可知,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组别
SASSDS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干预组(59例)52.45±8.1240.12±6.97*#50.23±6.6241.23±7.60*#
对照组(59例)53.12±7.8646.49±8.11*49.56±7.1246.12±8.42*
注:*P<0.05,#P<0.05。
3 讨论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3]。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由被动手术变为主动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4]。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改变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访视、术中巡视、术后随访,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本组资料显示,干预组59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说明,对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还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医疗护理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支持[5,6]。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8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