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1975487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7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刘桓均
第1页

    参见附件(1640KB,3页)。

    刘桓均 资源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急诊手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提高剖宫产术中操作技术,加强术后护理,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时发现切口异常现象,尽早处理切口及二期缝合切口,均可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使切口早期愈合。

    【关键词】 剖宫产 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

    【分类号】R719.82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之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相应并发症的发病率亦随着增加[1],切口愈合不良是其中之一,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若不及时处理,可延缓切口愈合,延长产妇住院时间、增
------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急诊手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提高剖宫产术中操作技术,加强术后护理,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时发现切口异常现象,尽早处理切口及二期缝合切口,均可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使切口早期愈合。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