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术围术期住院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①
移植手术,供体,体外循环,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统计学分析,2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2多因素分析结果,3ROC曲线,3讨论
展宇飞,罗天戈,韩 杰,孟 旭,潘禹辰,宋剑非 ③(1.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西 桂林 541199;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外科,北京 100029)
南非医生Christiaan Barnard在1967年完成了轰动全球的首例心脏移植后开启了心脏移植的历史,到现在全球已经有10万多例心脏移植手术[1]。心脏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我国心脏移植手术开始于1978年,但早期进展缓慢,直到21世纪初,随着免疫抑制领域的全面发展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我国心脏移植手术量逐年增加。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38家心脏移植中心上报2 149例心脏移植数据,经统计,心脏移植术后院内存活率与ISHLT(国际心肺移植协会)数据基本持平,长期存活率满意,但手术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随着外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心脏移植数量必将进一步增加,而对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无疑是心脏移植成败的最关键因素。笔者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单中心近10余年所有心脏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受者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临床处理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改善心脏病患者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至201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4医院96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其中男71例,女25例;年龄12~73岁,平均(44.2±13.7)岁;体重29~88 kg,平均(62.1±11.1)kg。术前原发病中,扩张型心肌病67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缺血性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其他心肮病8例。
1.2 方法
术前基本情况及抽血检验指标:术前最近一次(7 d内)抽血检验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EF(射血分数)值、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其他因素:供心热缺血时间、供心冷缺血时间、供者年龄、体重、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红细胞悬液总输入量。
随访方案:以术后60 d为围术期时间点,记录患者在该时间点的生存状态,并以此分为围术期生存组(74例)和围术期死亡组(2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