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78328
中医化瘀法治疗黄褐斑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5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我们在临床使用化瘀法,结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中草药科学配伍,治疗黄褐斑患者150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150例,均为女性,年龄25~57岁,平均为36.48岁,病程7个月~25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年龄25~57岁,平均为37.33岁;对照组50例,年龄25~51岁,平均为34.78岁。患者皮损多以较大斑片为主,多发生在面颊部、鼻部、颧部等,颜色呈深褐、灰褐或黑褐色,部分患者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曾用一种以上祛斑药物或方法(无效或复发);②皮损面积累计超过5cm2,斑色较重,可明显观察到;③自愿接受本文方法治疗;④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药物或方法治疗。

    2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治疗组:使用中医疗法。基本方法:归尾10g、川芎10g、赤芍10g、丹参15g、桃仁6g、红花6g、白芷5g,结合患者全身症状随证加减,药物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做法如下:外治宜先用洗面奶(主要成分是益母草、红花、白芷、白芨、川芎、维牛素c等)洁面,然后用自制的特效祛斑水(主要成分是白芷、熊果苷、丝肽、维生素C、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桃仁、红花等)外擦或导入15min后敷倒模,以后每3天做一次常规护理。护理后涂药,使斑片慢慢开始结痂,般在10天左右痂皮开始脱落,露出新生的上皮组织。

    按照中医的辩证分型,以基本方随证加减:如出现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月经色暗有血块,舌有瘀斑,脉弦涩等,加柴胡6g,枳壳6g,制香附6g,青陈皮各6g;如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等加炙黄芪6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如出现腰膝酸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喜冷怕热,骨蒸潮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等,宜加熟地15g,麦冬15g,旱莲草10g,女贞子15g,丹皮10g;如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加熟附片6g,炙桂枝6g,熟地12g,仙灵脾10g,菟丝子15g。此外,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患者均应注意戒怒戒忧,保持乐观情绪,饮食上避免过度辛辣刺激食物,特别注意避免滥用化妆品。
, 百拇医药
    对照组:西医疗法。采用普通美白洗面奶洁面,常规护理,外涂氢醌霜,口服维生素E 100mg,维生素C 200mg,3次/天,并注重补水。

    3 疗效判定标准和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色斑完全消退,肤色正常;显效:色斑大部分消退或缩小,皮损恢复面积≥50%;有效:色斑部分消退或缩小,50%>皮损恢复面积≥10%;无效:色斑无明显改变或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3.2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初期斑色淡化相对缓慢,患者无异常感受,疗效相对稳定,中期变化明显,面部有轻度不适,后期巩固较慢,但疗效稳定无反弹,患者100例,痊愈40例,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0%;对照组初期疗效明显,出现皮肤脱屑时用蜂蜜敷面,有所改善,中期进程缓慢,后期出现反弹,个别有加重倾向,出现黑斑套白斑,皮肤过敏、红血丝等症状,患者50例,痊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8.0%。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_丁面颊、额、鼻和口周围,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性疾病。本病以青春后期女性多见,尤其以妊娠期、妊娠后期更为多发;妇女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也可见到。黄褐斑虽病在皮肤,病因却在五脏,其病机主要是由于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肾阴虚或肾阳不足等,最终导致气滞血瘀而成斑。一些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肝病、结核病、肿瘤等亦可见到。现代医学常采用褪色疗法或是脱皮疗法,中医疗法我们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采用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的红花、当归、丹参等科学配伍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引起血瘀的根本因素加减用药以治本,标本兼治使疗效确切,并得以巩固。结果表明采用中医化瘀疗法的作用强于西医疗法。

    综上所述,黄褐斑的形成是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去平衡导致瘀血聚集于皮下形成褐色斑点,在治疗上采用内调的方法是活血化瘀,抑制色斑的产生,同时外用淡化色斑的药物,标本兼治以达到治疗效果。

    编 辑 李阳利, http://www.100md.com(冯居秦)